我省2021—2022調水年度(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南水北調供水量首次突破30億立方米(含生態補水),截至10月30日8時,該年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我省供水31.21億立方米,根據今年供水情況預計,截至10月31日8時將達到31.28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31.28億立方米意味著什么?按照水庫的總庫容來計算,這一供水量約相當于116.72個鄭州北龍湖,或者45.87個鄭州尖崗水庫,或者2.5個信陽出山店水庫。
“我省南水北調年度供水量逐年攀升。”省水利廳南水北調工程管理處處長石世魁介紹,第一個調水年度(2014—2015)南水北調累計向我省供水7.38億立方米;第二個調水年度(2015—2016)累計供水就突破10億立方米,達到13.45億立方米;第四個調水年度(2017—2018)累計供水突破20億立方米,達24.05億立方米。今年10月10日,南水北調2021—2022調水年度累計向我省供水突破30億立方米。
據了解,2021—2022調水年度間,我省新增的平頂山城區、南陽內鄉縣實現南水北調供水。為推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我省規劃建設的9座調蓄工程中,觀音寺、魚泉、沙陀湖調蓄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觀音寺設計方案已由鄭州市水利局審查,沙陀湖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由許昌市組織審查,其他6座調蓄工程前期工作正在進行。
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2022年10月31日,南水北調工程累計向我省供水177.45億立方米(含生態補水),占全線累計供水的35.2%,供水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Ⅱ類及以上標準,供水范圍已覆蓋11個省轄市市區、44個縣(市)城區和101個鄉鎮,直接受益人口2600萬人,南水北調已成為工程沿線大中城市的主力水源,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
記者了解到,我省充分利用水庫汛前和汛期棄水,統籌生活、生產、生態水量調度,實現洪水資源化,改善河湖生態環境,滿足農業生產需求,擴大供水效益。截至目前,南水北調累計向我省受水區26條河流累計生態補水38.24億立方米,其中,2021—2022年度生態補水6.97億立方米,有力促進地下水源涵養和沿線河湖生態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