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下載一款App,就可在線申請“百萬扶貧資金”。面對這樣的“誘惑”,你會心動嗎?
今年7月起,浙江溫州反詐中心陸續收到多起以“領取巨額扶貧金”為名義的詐騙案件報案。詐騙團伙瞄準防范意識薄弱、信息獲取相對滯后的中老年群體,利用他們對國家政策的信任,實施詐騙行為。有些案件甚至牽涉洗錢活動,使中老年受害者無意中成為犯罪者幫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江蘇、青海、遼寧、廣西、寧夏、湖南等地也發生了此類詐騙案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溫州市民王素敏(化名)收到一個陌生快遞,里面是一份“專項扶貧資金發放通知書”,大致內容是,國家新增1萬億元的扶貧補助,她可以申領300萬元扶貧金。
因文件上蓋有“國家公章”,王素敏深信不疑,通過掃描文件下方的二維碼下載了相關App。平臺里一名自稱“扶貧款項申領負責人”的“覃老師”表示,申請“扶貧款”,需要繳納提現金額的1%,也就是3萬元到指定賬戶。王素敏按要求轉賬后不久,“覃老師”稱300萬元已打款到她的App賬戶。
王素敏申請提現,卻顯示密碼錯誤。“覃老師”稱其多次輸錯密碼,導致300萬元資金被凍結,需繳納提現金額的3%才能解凍,并保證繳納的該筆解凍金也會一并返還。王素敏急于提現,便又轉了9萬元到指定賬戶,然而她的賬戶仍未解凍。此時,她意識到不對勁,立即報警。
除了上述偽造“扶貧文件”的做法,詐騙分子還會利用各大平臺發布虛假“扶貧廣告”或是直接通過電話、私信聯系目標群體,誘騙他們上當。
今年7月初,廣西桂林一男子收到一個QQ好友申請,備注信息為“現在有國家扶貧款下發,你要不要”。該男子隨即添加了該陌生QQ,并按照對方提示,提供了本人身份證、手機號、QQ號,點擊了一個陌生鏈接,下載了一款App并實名注冊,結果落入詐騙陷阱。
據溫州反詐中心民警介紹,還有老人為領“扶貧款”差點成為“洗錢”幫兇。9月12日,張光耀(化名)接到一通自稱“扶貧辦”的電話,稱可以給他們貧困戶每人發放198萬元“國家扶貧資金”。添加對方微信后,張光耀被拉入一個群聊。
群內都在聊相關話題,許多群友表示自己已收到“扶貧款”,并曬出收款截圖。群內負責人稱領取扶貧款項,需要先“包裝流水”,要求張光耀提供銀行卡,接下來會有一筆“國家測試資金”轉入他卡里,他需要取出來,轉入指定賬戶,任務完成便會發放扶貧資金。
所謂的“包裝流水”其實就是利用張光耀的銀行賬戶接收詐騙款,再由其到銀行柜臺取出現金,交給“接頭人”,以此方式幫詐騙分子洗錢。
張光耀信以為真,按要求提供銀行賬戶,不久,他卡內進賬4.5萬元。張光耀在銀行取錢時,幸好得到了現場工作人員的提醒,意識到情況不對勁,他向公安機關報了案。經查,民警發現其卡內的4.5萬元竟是詐騙分子的贓款,張光耀險些成為詐騙分子“洗錢”的工具人。
此類打著“國家文件”旗號進行詐騙的案件,套路和手法基本一致。詐騙分子先是緊跟時事熱點、重點政策,偽造看似官方的文件,包括紅頭文件、公章等,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隨后,通過文件中的二維碼或鏈接,誘導受害者加入群聊。這時,群內的“托兒”會發布偽造的領取補貼成功的截圖,以增加詐騙的可信度。最后,詐騙分子會以各種理由要求受害者轉賬,如繳納“激活金”“個人所得稅”“手續費”等前置費用,一旦轉賬,資金就有去無回。
溫州反詐中心民警提醒,領取國家各類政策補貼不需要額外繳費,不要輕信來源不明的信件,先交費后領取補貼的“扶貧項目”都是詐騙;不要輕易掃描或點擊陌生二維碼、鏈接,不要隨意下載陌生App或添加陌生好友;不可將自己銀行賬戶給別人收款,更不可幫別人取款或轉賬。遇到上述情形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