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8月29日電(記者 沙見龍)“為娘是把織布剪斷了。如今,你看這布機之上,混亂一片,千絲萬縷,你可接得上?”在山東濟寧鄒城市唐村鎮潘家官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68歲的孟凡營正津津有味地看著根據孟母教子典故編排的戲曲《斷機教子》。
以前,孟凡營需要得趕到鎮上,而且幾個月才有一次大戲演出,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免費觀看。談起近年來當地文化惠民演出的變化,孟凡營很是欣喜。“現在生活好了,不愁吃穿,就愛看大戲,政府把演出送到家門口,演的還是鄒城的歷史典故,太周到了?!?/p>圖為鄒城市流動博物館進社區活動。孟繁柏 攝
據鄒城市非遺中心演職人員徐巖介紹,為了更符合當地民眾觀看需求,該中心深入研究本地儒家文化、鄒魯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精心編排劇目,通過非遺表演、精品戲曲、鄒魯禮樂等多種形式展示出來。還巧妙地將文明城市創建、禁毒禁賭和忠義孝善理念融入節目。
【資料圖】
今年以來,鄒城市“孟子鄉音”文化惠民演出已完成908場,覆蓋全市614個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共建成“種文化·創生活小院”100座,實現孟子學堂行政村全覆蓋,建有農家書屋614個,開展閱讀活動2800余場次。
(資料圖)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隊伍在演出。郜玉華 攝在德州平原近日開展的2023年“廣場百日文化系列活動”文藝匯演中,平原縣文化藝術中心館辦團與民間優秀文藝團隊進行同臺演出,在形式和方法上把專業文藝團體與民間文藝團體相結合,吸引了眾多民眾積極參與。
據了解,平原縣2023年“廣場百日文化系列活動”為民眾提供一個發現自我、充實自我、展現自我的舞臺,成為實施文化惠民和促進民眾文化繁榮發展、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載體。
平原縣文化藝術中心藝術部主任張瑋表示,該縣以文化惠民為著力點,大力推行廣場文化,充分激發人們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宣傳推介當地文化旅游資源,助推平原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棗莊高新區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現場。棗莊高新區 供圖伴隨著《盛世歡歌》歌舞表演開場,棗莊高新區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演出活動徐徐拉開序幕,魔術、柳琴戲、豫園清唱和嗩吶獨奏等節目輪番上演。精彩紛呈的表演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觀看,居民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的演出瞬間。
近年來,棗莊高新區堅持服務基層、農村、民眾的原則,以“每年每村一場戲”為工作目標持續開展“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為轄區民眾提供豐富的文化滋養和精神動力。同時,該區還不斷加大基層公共文體服務體系建設,持續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文體類活動蓬勃開展,參與氛圍也空前高漲。
在寧陽縣葛石鎮鳳凰山腳下,沉浸式歷史情景劇《鄉飲酒禮》正進行首場表演。寧陽宣傳部 供圖
“舉行鄉飲,非為飲食。凡我長幼,各相勸勉。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近日,在泰安寧陽縣葛石鎮鳳凰山腳下,沉浸式歷史情景劇《鄉飲酒禮》正進行首場表演。配合動態的舞臺情景、厚重有力的旁白、典雅悠長的配樂,民眾仿佛穿越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沉浸式感受鄉飲酒禮的獨特魅力。
“寧陽縣對發源自本地鄉土的傳統文化故事進行整理挖掘,對其進行現代藝術設計,編排《鄉飲酒禮》《魯義姑舍子救侄》等‘小戲小劇’。”寧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福來介紹,傳統文化劇目提供給村民新鮮的視聽體驗、故事性的情感體驗及主流價值認同的精神體驗,在春風化人、潤物無聲中為鄉村文明匯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在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李樓村文化廣場,山東琴書非遺傳承人、村民李守法和“文藝輕騎兵”隊員又開始了文藝宣傳。他們將惠農政策、家鄉變化、文明新風等身邊事編成小品小唱,搬到文化廣場、街頭公園等義務演出,深受民眾喜愛。目前,吳店鎮有“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隊伍51支、志愿者689名,常年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
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隊伍在演出?!≯袢A 攝近年來,菏澤牡丹區立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深化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文化廣場、鄉村戲臺、街頭公園、村史館等作為文化惠民陣地,常態化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節日文化、廣場舞比賽、文藝匯演、非遺課堂等多彩活動,豐富文化產品供給,用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進文化建設,讓文明鄉風浸潤美麗鄉村,為鄉村振興凝神聚力。
在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高勝看來,文化惠民演出舞臺雖小,卻反映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鄉土生活的真實寫照,還能大力弘揚文明新風,倡導現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對于營造文明、健康、歡樂、和諧的鄉村文化氛圍,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