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游中,探索更大的世界
這個暑假,你是選擇走進植物園、海洋館,與昆蟲、花卉、游魚為伴,還是跟著老師走進博物館,聆聽歷史與星空的奧秘?是在一場文化之旅中感受時光的脈動,還是行走在鄉野之間錘煉生活技能?
【資料圖】
暑期過半,研學旅游市場依然火熱。家長們帶著孩子走向祖國大好河山,在各式各樣別開生面的研學旅程中,收獲不同于書本的知識與感悟。這個夏日,旅游市場迎來“最火暑期檔”,研學游更是成為熱門之選。迅速增長的需求,考驗著文旅行業的應對能力,如何進一步優化服務、規范市場,滿足大眾對高質量研學產品的需求,成為值得深思的問題。
需求高漲,研學游市場“水漲船高”
近日,四川成都的一位家長周玲在網絡上曬出了孩子的暑假安排——“絲綢之路”敦煌親子游學為期5天,叢林探險戶外營為期4天,加上其他旅游和學習安排,兩個月的暑假格外充實?!敖衲晔罴俚难袑W活動讓人目不暇接,她的同學們也都參加了各種研學旅行,我們報了兩個孩子感興趣的,希望能不留遺憾?!敝芰嵴f。
今年暑假,北京的研學旅行也格外火熱,記者探訪北京各個文博場館、知名高校,總能見到一群群統一著裝、背著小書包的中小學生,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滿懷興奮與期待,感受不同主題研學旅程帶來的樂趣。
“仰望星空,我們深感宇宙的浩瀚與自身的渺小?!痹诒本┨煳酿^,幾名學生參加了為期3天的“走進星空”研學活動?!拔覀冞@個研學活動很火爆,今年已經舉辦過14期,每期都滿員。”“走進星空”研學負責人魏澤新告訴記者,在這里,不僅能聽到專業人員的天文科普講解,學生們還可以實地觀測,在太陽觀測站接觸前沿太陽觀測技術,用日珥鏡觀測太陽,在基地做天文手工、觀看隕石標本,晚上還可以在黃花城水長城觀測星空。
“我們沒有過多乏味的理論講解,而是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在‘玩中學,學中思’,激活他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也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學會團隊協作、培養意志品質?!蔽簼尚抡f。
作為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暑期出游高峰,人們出游意愿高漲。在我國多項政策支持研學旅行、義務教育“雙減”的背景下,父母的教育理念也隨之發生改變。暑假期間,讓孩子“出門看世界”代替了補習班、興趣班,研學旅游市場“水漲船高”。
2023年7月以來,同程旅行平臺“研學”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203%。根據攜程平臺提供的數據,暑期預訂游學、研學產品的人次同比增長近1倍,研學產品預訂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北京游學、研學產品報名人次相較疫前增長198%。
“目前,北京、西安、陜西、甘肅方向的研學游熱度較高。從用戶咨詢情況來看,關注研學類產品的家長更注重深度研學,比如課程更系統化的夏令營?!?途牛華東產品負責人蔡淼告訴記者,“家長比較看重的產品,既要有對孩子動手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又要有結合景區特色的專業講解和學習內容?!?/p>
寓教于樂,研學產品更加注重創新實踐
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不少機構在假期推出了更加豐富和多元化的研學產品,不僅將自身特色資源融入研學課程中,還更加注重實踐、互動和創新,真正讓孩子們“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暑假,安徽博物院針對青少年群體的研學需求,推出江畔“銅”話、我在博物館畫文物、小講解員夏令營等主題多元的假期特色研學活動;在敦煌莫高里工匠村,研學的學生們在參觀古代匠師紀念館后,親自體驗泥塑制作、陶藝制作、壁畫臨摹,感受多元的敦煌藝術文化。
“老師把蜂巢放入儀器,讓每個同學轉動把手五圈,鮮美的蜂蜜流了出來,我們再次品嘗蜂蜜,這次的味道更加甜了,因為這是我們自己榨出來的。”北京育翔小學學生孫晟沐在參加了農業研究基地的蜂蜜探索主題研學后,講述了自己的感受。
“這是我們推出的‘一起發現’系列研學的熱門活動之一?!北本┏袉⑽幕瘋鞑ビ邢薰狙袑W負責人龐亞男告訴記者,公司多年來運營《少年科學畫報》等期刊,積累了大量專家力量,面對讀者的需求,今年推出的“一起發現”品牌共推出研學路線70余條,暑假期間累計開展活動近30場,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我們始終注重主題多元、形式多樣、寓教于樂,以‘尋找、觀察、記錄’的科學探究方式激發孩子們自身的學習熱情?!饼媮喣邢蛴浾呓榻B,在小小期刊編輯體驗營中,孩子們走進編輯部,參加期刊選題會,在印廠動手拓印;在夜探系列中,近距離觀察鳥類、昆蟲、魚類、爬行動物,體驗戶外探索的神奇魅力;在南嶺自然保護區,探索僅對科學團隊開放的保護區,接觸珍稀動植物,學習科學觀察記錄方法和拍攝技巧……
夏日的鄉村,星空蟬鳴,草木繁盛。不少家長選擇帶孩子走進鄉村研學,參與農事活動,學習生活技能?!巴瑢W們看,這樣一個胡基就做好了!”在陜西白馬灘鎮“印象圪嶗”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草木灰撒入胡基模具,填入濕土,體驗制作這種最原始的建房材料的過程。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研學內容應如何加強實踐與互動、達到寓教于樂效果?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崔莉認為,應針對不同年齡客群的消費偏好,細化研學旅游產品、課程內容,滿足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知行合一’是研學旅行的重要功能,相關研學機構合理匹配文化、旅游、自然教育、互動娛樂等研學內容,合理設置研學時長,讓孩子們在放松的節奏中感受文化與自然的力量,才能讓旅行與教育深度融合。”
補齊短板,推動研學旅游規范健康發展
市場空前火熱的同時,相關問題也隨之出現。有部分家長反映,花了比普通跟團游更高的價格報了研學游,研學內容卻“貨不對板”。
江蘇的張女士給在上初二的孩子報了5000多元的北京研學游,但最終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三天的行程下來,景區游玩占了一大半,本來應該有的清華、北大名校參訪卻因為沒有提前預約到而改成了景山公園游覽,我們本來認為研學單位應該能保證預約的呢。”
張先生給孩子報的4天徽州行的研學產品價格在3000元左右,他反映,所謂的專業老師講解實際上非常粗糙,和導游詞沒太大區別,但價格卻比同樣4天的跟團游貴了一倍。
面對價格高昂的研學產品,為何家長仍愿意買單?專家分析,很多家長望子成龍、“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使其為孩子花錢十分“慷慨”,部分經營者抓住家長這一心理,定價虛高,但由于缺乏專業力量,提供的服務并不能達到相應標準。
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研學旅游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未來,如何進一步提升服務、補齊短板,推動研學旅游市場規范健康發展,是社會的共同期待。
“部分研學行程‘游’多于‘學’,主要是其研學課程體系不完善、缺乏課程研發、研學導師不專業等原因。專業研學的成本相對較高,但有些機構并沒有足夠的資源,是目前研學旅游發展尚不成熟的體現。”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李柏文指出,“研學線路應在研學基地保持一定的居留時間,以確保研學質量??刂坪脤W與游的比例,既不讓游客喪失興趣,也不能成為‘打卡式旅游’,讓游客沒有知識獲得感和成長感。”
李柏文建議,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和旅游資源,充分發揮旅游專家和教育專家的專業優勢,推動教育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加強對研學導師的專業化培訓,以及對研學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規范研學旅游機構的經營行為。
“針對研學旅游產品價格偏高和服務品質下降等問題,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和權益?!贝蘩蛑赋觯趯熧Y質培養方面,需要旅游教育界、行業主管部門共同發力,加強旅游人才培養,提高研學導師待遇。此外,還要加強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和強化標準,加強研學旅游產品和內容的專業化、精細化。同時扶持和培育一批優質研學服務機構,發揮政府部門的協同監管作用,為研學旅行安全開展保駕護航。
(記者 魯元珍 通訊員 張馨月)
來源:光明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