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紹興8月15日電(記者 項菁)連日來,以甄完為原型創作的清廉主題電影《甄完傳之執筆為刀》在甄完故里——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電影院內持續放映,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民眾觀影,縣城再次掀起了“甄完熱”。
甄完是誰?
“來官不接,去官不送,膳食住宿,一概自理?!边@是甄完為官之時定下的規矩。
(資料圖片)
甄完是新昌縣鏡嶺鎮巖泉村人,明朝時期曾任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河南左布政使等,在三十余載仕途中,清廉剛正、秉公斷案,明景帝朱祁鈺賜其“清官第一”匾額。
不過,長期以來,甄完的故事或載在史書,或流傳民間,缺乏當下“可觀、可觸、可感”的新載體。歷史名人如何從史料中“走”出來,使其精神品質被后人傳頌?
電影是文化創意產業之一,也是激活“甄完IP”的最新寫照。正在新昌熱映的電影《甄完傳之執筆為刀》根據甄完擔任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期間的故事改編創作,由旭澤導演、新昌鄉賢投資,先后在該縣多地取景拍攝。
日前,電影《甄完傳之執筆為刀》在新昌首映。顧焯陽 攝
“甄完是明代新昌籍廉吏,是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故事,我有責任把他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質搬上熒屏,讓更多人知道、更多人傳承?!毙虏l賢、該電影制片人吳國江受訪時說。
甄完的故事雖是首次正式“觸影”,卻不是第一次“碰撞”文創產品。
早在2010年,新昌縣就挖掘梳理甄完的清廉故事,依托“中國戲曲活化石”——調腔,首次打造廉政大戲《甄清官》。該劇曾兩次進京演出,在全國巡演170余場,也讓“甄完IP”有了雛形。
新昌所處浙江東部山區,是“浙東唐詩之路”精華段,素有“東南眉目”之稱。為挖掘獨特的地域文化,近年來,新昌縣紀委監委構建了包括甄完在內的100多位清官組成的“廉脈文庫”,并通過互動化、大眾化、共建化三條路徑,讓“天姥清風”廉潔文化品牌扎根。
值得關注的是,當地還將甄完故事融入書籍、漫畫、廣播劇、畫冊、戲曲等載體,并推出甄完訓尺、泥塑、微信表情包等文創產品,讓甄完的形象從束之高閣的典籍中“活”起來,以多樣化方式走向民間。
從抽象到實體、從靜態到動態、從縣域到全國,以新時代廉潔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以更加“接地氣”“沉浸式”的形式,走出一條“破圈”之路。
據新昌縣紀委常務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求雪軍介紹,當地還聚焦清官、奉獻、家風等不同主題,打造甄完故里、梁柏臺紅色教育基地、尉家臺門等23個實體清廉文化教育基地,以穿巖十九峰“清風號”小火車和“清風廉路”公交專線為引線,串珠成鏈鋪就“詩路遺存”“紅色文脈”“清官文化”等三條主題廉路,讓游客與清官廉吏、先賢名士展開“跨時空對話”。(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