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劇照
(資料圖片)
這個暑期,中國影壇雖談不上盛況空前,但一部部精彩國產片出世,還是令人們對快捷升溫的國字號電影有了更多期待。從近期的動畫片、現實題材影片、懸疑驚悚片、神話動作史詩片的一波波擁躉追逐,電影人感受到復興的光景指日可待。在此氛圍中,大鵬導演的影片《熱烈》受到三重加持:先是6月17日作為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閉幕式影片;7月28日又開啟公映;第19屆亞運會杭州開幕式已進入倒計時,《熱烈》作為亞運會的獻禮片——它把備受青年人喜愛、首次被引入亞運會賽事的街舞搬上了銀幕,濃墨重彩、狂熱恣肆地展示青春激情,與盛會高度合拍。加上多位明星主演,這一切似乎意味著一部抓住觀眾心弦的電影的誕生。
青春做主:
強有力的翻盤
《熱烈》雖然劇情緊扣街舞表演,影片主體集中映現歌舞場面,但它不同于載歌載舞的好萊塢純歌舞類型片,也不同于傳統氛圍濃郁的印度歌舞片?!稛崃摇肥且徊繃@街舞表演的青春勵志片,作品的華彩樂章充分渲染了炸裂般的街舞激情,把當代中國青年對街舞的狂熱與自我張揚、努力綻放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自始至終充滿了對青春生命的謳歌致敬。
影片展呈年輕人與他們父輩的關系。和以往很多作品處理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熱烈》表現出父輩有父輩的精彩,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精彩,甚至在關鍵處更顯出年輕人的精彩。主題延續《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我做主”的逆天逆襲,深深地撞擊我們的內心。影片里的街舞天團“驚嘆號”,主心骨是黃渤扮演的丁雷教練,大家在他的凝聚和引導下發展壯大起來,他也曾經是個優秀的舞者,但畢竟在他的輝煌年代,街舞還不是青年人熱捧的。劇中更讓我們感動的是年輕一代的陳爍(王一博扮演)——身背各種人間不幸,為分擔寡母的艱辛,償還債務要兼多個職、打多份工,在艱苦日子里,他還不忘通過觀看視頻,勤學苦練自己最愛的街舞,期待有一天能成為“驚嘆號”群團里的一員。劇中有令人震撼的一場戲:丁雷先是接納了陳爍,卻又在反復權衡之后終于妥協,“現實”地接受富豪資助而放棄了陳爍;但他幡然醒悟,再次回頭,向陳爍表達自己不再算計舞蹈,不再執念于為名譽為獎杯為金錢而拋棄純粹熱愛舞蹈的初心。
影片中,長輩丁雷是陳爍的教練,但他操控現實乏力,沒能完成救贖,改寫了過去作品中完全由長輩主宰方向的戲碼。青年人通過自我拼搏獲得成功,靠自身努力書寫青春,這不僅成為事實,而且感染、影響乃至于改變了長者的思想。這不是簡單的身份易位,而是一個強有力的翻盤,宣示了青春的成長,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精神超越。
反差與襯托:
激發普遍共鳴的妙招
《熱烈》通過兩代人共同對舞蹈的熱愛,形成交集,匯聚成挺拔的力量,而且成年人的過于功利終于敗在青年人的內心熱愛上,對自我的反思和對現實的自省是透過青年人的熱情和真愛才幡然醒悟的。
影片除了表現老一輩丁雷與青年一代陳爍兩大主角對街舞融入血液的熱愛以外,還抒發年輕一代的青春自主、自我釋放,影片對此的塑造多姿多彩。年輕群體中,有離家多年的,有從男友那邊學到就割舍不下的,等等。其中,特別通過窮小子陳爍與富二代街舞高手凱文,形成截然不同的對比。前者是被貧窮艱辛不幸所熬煉但矢志不移熱愛街舞的窮小子,后者是開著豪車等著去海外繼承家產的富家子,兩個“天上地下”的人生彼此碰撞、鮮明對比,產生劇情矛盾的巨大張力,引爆多次內外沖突的燃點。富家子以為有錢就可以控制“驚嘆號”,就可以左右比賽人員的組成,就可以橫豎看不上窮小子,處處擠對他,視他如仇??墒牵呤诌^招的競技比賽不僅靠“實力”,當水準相差無幾時,還要有高人一籌的難度和超級發揮——陳爍正是在現實打壓積累的磨練和無數次自我加壓高強度訓練下勝出。
影片通過貧富強烈反差、身心錘煉襯托,引發現實中“卑微者”的痛感,產生了有力的共情。人們推崇和贊許不懈努力、堅持進取的精神價值取向,回溯到最本質的現實原點:只要努力、付出,生命必有所獲。更多人的人生畢竟需要拼搏,更多人的生命畢竟活得艱辛,這就最大范圍地觸及到觀賞群體:活得不易,但要戰勝軟弱、追求超越——這不丟人,不應受到鄙夷,而應獲得肯定、接納和應有的尊重。
柔者剛,弱者強:
文藝永遠的主題
近期熱映影片中,《熱烈》與王寶強導演的《八角籠中》的題材相對比較獨特、醒目,引發人們高關注度和好奇心。兩部片子劇情都比較飽滿,共鳴效應有力。它們不僅在題材取勝上有些近似,而且表現弱者的翻身、自救、尋找出路、不愿屈服,都能戳中觀眾柔軟的神經。
同類電影里,韓延導演的《我愛你》中艱辛煎熬的多位老人,或者傷病纏身,或者靠收賣垃圾為生;崔睿、劉翔導演的《消失的她》中,妻子雖是富二代,卻是一個因孤單最終淪為作惡丈夫殉葬品的絕對“弱者”;韓延導演的“生命三部曲”已出現的前兩部(《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是為病痛無助者發聲,尚未面世的第三部也將涉及生老病死的現實人生。柔者剛也,弱者強也。哀生民之多艱,容易喚起人們的感同身受。
題外話:我對電影《熱烈》的片名有一點異議?!盁崃摇睂儆谛稳菰~,雖然有時像動詞也像名詞,似乎含混多義,貌似可以表現比較豐富的意味,但作為電影片名,似顯得有些莫名和粗魯,與片子所表達的內容不夠貼合。
蔡興水(作者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
來源:北京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