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夢之境》《聊齋之黃九郎》《沖出麥田》這三部“孵化計劃”入圍作品在呈現出差異化樣貌的同時,皆以“人情”串聯故事脈絡,蘊含濃厚的人文主義底色。(上海文化廣場供圖)
【資料圖】
■本報記者 姜方
80多名觀眾和評審、導師一起,見證了三部風格各異的原創音樂劇在上海破土而出,交出了自己的第一張答卷。2023“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劇本朗讀會昨天在上海文化廣場舉辦。從今年68部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的三部“孵化計劃”入圍作品——《遺落夢之境》《聊齋之黃九郎》《沖出麥田》迎來了對它們的首輪考核。
從2019年誕生至今,“孵化計劃”共計收到來自573人次的410部原創投稿作品,孵化出《南墻計劃》等原創音樂劇作品十余部。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孵化計劃”發起人費元洪告訴記者,五年來通過這個平臺,中國音樂劇的本土原創力量蓬勃發展,為產業發展提供良性循環的探索實踐。今年,隨著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的啟用,“孵化計劃”將進一步為創作者們提供更好的資源與平臺,為更多“上海出品”音樂劇保駕護航。
三部原創新作初露鋒芒
從關注心理健康與創傷經歷的現實題材,到經典志怪小說的全新改編,再到農村青年尋找自我的勵志成長故事,《遺落夢之境》《聊齋之黃九郎》《沖出麥田》這三部“孵化計劃”入圍作品在呈現出差異化樣貌的同時,皆以“人情”串聯故事脈絡,蘊含濃厚的人文主義底色。在昨天舉行的八小時劇本朗讀會上,三部作品首次公開呈現了劇本朗讀及音樂選段演唱。入選孵化計劃最終輪的作品將步入下一階段的開發,邁出走向市場的穩健腳步。
《遺落夢之境》編劇及作詞李霖霖介紹,從去年9月開始創作至今,作品的大綱已修改了十余版。第一次的導師會上,兩位創作者與導師張筱真進行了足足七個小時的討論。作曲周宇帆表示:“我們終于不再是兩個人在戰斗了。孵化團隊帶來了很多靈感和新鮮的想法?!痹诜趸媱澰u審王海笑看來,故事本身足夠“有趣”,是《遺落夢之境》的一大亮點?!巴瑫r,作品所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當前中國的音樂劇市場上較為少見的題材,國內也需要此類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探索?!?/p>
而《聊齋之黃九郎》的出現,則令評審們不約而同地感慨,“終于有人對‘聊齋’下手了”。此次入圍的《聊齋之黃九郎》,是對經典東方志怪故事進行音樂劇改編的一次全新探索嘗試。在中國觀眾的心目中,“聊齋”這一IP本身即獨具風采,有著良好的觀眾認知度、故事基礎和商業價值。作詞高媛表示:“我們對東方題材進行現代思考,希望呈現2023年的黃九郎,而不是當年蒲松齡眼中的黃九郎?!苯洑v六次導師會后,《聊齋之黃九郎》已完成劇本二稿,并將繼續夯實基礎,打磨作品的故事內核與音樂風格。
《沖出麥田》則是五屆孵化以來,第一部先有作曲后匹配編劇的作品。最初的投稿由王富有一人獨立創作。音樂劇專業出身的他以歌曲創作見長,創作的樂曲明快抓耳。但要編劇、詞、曲全部一人創作,其難度可想而知。為解決作品在劇本方面的薄弱,評審們充分發揮孵化的平臺優勢,為《沖出麥田》匹配了已有一定孵化和編劇經驗、2022孵化計劃優勝作品《一生》的編劇溫昭逸。溫昭逸與王富有一起重新梳理故事脈絡,探尋抓住農村故事與當下時代的連接點。談及與導師胡曉慶的相處,兩位創作者表示,導師讓他們在擁有自由創作空間的同時,給了他們明確的反饋和方向。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主創們將繼續思考作品的核心表達,完善音樂結構,讓故事“落地生根”。
建立國內原創音樂劇產業服務平臺
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南京海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已邁入了第五個年頭,經過多年探索開辟了自由孵化、定向孵化、特邀孵化等多個賽道,建成以“資源、機制、人才、權益”為核心的音樂劇產業平臺。其中,《南唐后主》《生死簽》《對不起,我忘了》《無法訪問》《南墻計劃》5部優秀原創音樂劇作品已成功實現商業制作,受到全國各地觀眾的熱烈反響,不斷探索華語音樂劇獨有的審美表達。
在為市場持續培育、輸送優質原創新作的同時,“孵化計劃”亦成為了音樂劇創作人才們共享資源、共同成長的課堂。作為目前國內首個原創音樂劇的孵化項目,“孵化計劃”為創作者們提供了一個具有托底保障和試錯空間的平臺。談及孵化的機制優勢,費元洪表示:“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可以給大家更多些資源去成長。在這個機制當中,有主創會、導師會和考核,大家在互相監督的過程中前進,為大家的創作提供保障和起到粘合劑的作用?!?/p>
隨著今年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的啟用,這個集內容孵化、人才集聚、先鋒實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空間”,將成為音樂劇的“實體孵化器”,連接演出、制作、創作、經紀等產業鏈多個環節,填補國內音樂劇原創服務平臺的空白。
來源:文匯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