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在世界語言博物館找尋文字背后的故事
中新社記者 許婧
【資料圖】
烏茲別克斯坦留學生曉華與朋友們近日第一次來到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語言博物館(下稱世界語言博物館),就被館內展出的甲骨文深深吸引,“這些甲骨文把中國古人的人生智慧很好地體現了出來,我們感受并體會到了漢字的字形之美、文化之美,還發現每一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故事。”
2022年9月,上海外國語大學與中國文字博物館簽訂合作協議,以“一片甲骨驚天下”為主題的甲骨文展是引入上外的首個展覽。(資料圖)
2019年12月開館的上外世界語言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世界語言博物館,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語言類博物館之一,從設立之初便希望向全球公眾講述包括甲骨文在內的世界語言文字故事。
讓曉華贊嘆不已的甲骨文展覽,是上外世界語言博物館攜手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辦的“一片甲骨驚天下——甲骨文專題展”,旨在揭示甲骨文發現和研究的脈絡,探秘甲骨文蘊含的萬千氣象,昭示中華文化傳承的基因密碼。
上外世界語言博物館副館長孔令濤介紹說,2022年9月,中國文字博物館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期待共同推動甲骨文的國際傳播和國際推廣。
曾在摩洛哥擔任過3年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的孔令濤眼下還在牽線搭橋,希望促成甲骨文在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巡回展出,“外國人看到甲骨文都很崇敬和向往,我們希望讓更多外國人共享這一文化瑰寶?!?/p>
孔令濤介紹說,在安陽及全國其他地區,還發現了數量巨大的青銅器。在這些青銅器上有很多銘文,其文字是金文。金文從商朝開始,至西周達于極盛,未來博物館也將展出這些古樸厚重的金文。
世界語言博物館是一個總展陳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學術性博物館,從漢字“語”的言字偏旁衍生出三大展區——“說”,溝通世界;“記”,書寫世界;“譯”,詮釋世界——串聯起“語言的誕生”等八個展覽篇章。
以“世界語言多樣性”為主題的世界語言博物館,從設立之初便希望向全球公眾講述包括甲骨文在內的世界語言文字故事。(世界語言博物館供圖)
博物館大廳頂上的六個圓孔,用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刻畫了“SISU|歡迎”的“天光云影”造型,由十幾根聳立的石柱托舉在穹頂上,突顯了這座博物館的展示特色之一——多語社會。進入展廳,入目是一塊多語言地球互動屏,蔚藍的地球轉動于星辰璀璨中,不同的語言環繞在這顆蔚藍行星的邊緣,用手在地球上空劃動,不同的語言就會出現在地球中央。
“語言與文字”展區以豐富的藏品展示了世界上不同的文字體系。“語言與文化”展區讓參觀者仿若步入“譯”世界:《茶花女》《浮士德》《黑奴吁天錄》……展區中有改編自十幾篇經典文學作品的電影片段供觀者體驗文字與影視的奇妙結合,領略語言的文藝世界?!罢Z言與社會”展區展示了語言與家國命運、全球化與語言多樣性的相關知識。“語言與教育”展區回溯了“古代西方的語言教育”到“外語教育在中國”的發展,生動展示了古今外語教育的發展與中國外語教育的演進?!罢Z言與未來”展區介紹了語言在當下以及未來的智能化應用,現場設置了多種不同類型的人工智能翻譯機供參觀者互動體驗。
近日,緬甸留學生楊順仙在館內體驗甲骨文書寫。(世界語言博物館供圖)
首次來到世界語言博物館的緬甸留學生楊順仙看到墻上用許多種語言寫著“歡迎”,便興奮地找起了緬甸文字,“立馬我就看到了熟悉的‘??????’,那一刻,我無比興奮地拿起了手機拍照記錄下來了”。
在孔令濤看來,參觀者通過母語及自己所熟知的外語,能獲得一種參與性與存在感。
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衣永剛說,世界語言博物館展陳世界語言多元面貌,以推動構建全球語言知識體系、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為己任,希望能成為推動全球文明交流互鑒和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