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灣配音演員康殿宏在重慶游覽。劉何躍 攝
(相關資料圖)
題:臺灣資深配音演員康殿宏40余年“聲音情緣”: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中新網記者 鐘旖
從20多歲入行算起,今年67歲的臺灣資深配音演員康殿宏已與“聲音”打交道40余年。
作為至今仍活躍在一線的配音演員,康殿宏近日在重慶旅游間隙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說,雖已為上千角色配過音,但他未嘗“枯燥”滋味,只因“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康殿宏主要從事動畫片、電視劇的配音工作。其聲音渾厚、溫暖、有磁性,常出現在瓊瑤劇中,代表作有《水云間》中的梅若鴻、《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何書桓、《又見一簾幽夢》中的費云帆等。
康殿宏介紹,自己從小就喜歡表演,求學時雖然讀的是廣播電視,但常去學校影劇科參加舞臺劇演出,培養了戲劇感知。步入社會后,他做過電臺主持人、職業演員,后在臺灣閩南語連續劇盛行背景下,因不擅長閩南語,轉而成為專業配音員,“從零起步入行”。
基于表演經驗,康殿宏在配音時更注重精準表達角色情緒,在業內嶄露頭角,一路完成從雜角到次要角色,從主要角色到男主角的配音“升級”。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合拍劇大熱,約九成連續劇男主角的配音都出自他手。
“如果說我不熱愛它(配音)的話,我不可能撐這么久?!笨档詈暾f,與朝九晚五、千篇一律的工作不同,配音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讓人愉悅又不斷收獲的職業。在看到劇本之前,配音員并不知曉即將面對怎樣的戲劇角色、故事情節,“每天都像迎接一個新的挑戰,一直保有熱情?!?/p>
圖為臺灣配音演員康殿宏。王青方 攝
康殿宏認為,從事配音并不是單純的“聲音好聽、會說話”就可以,不僅要口齒清晰,更要完整地表達演員需展現的戲劇張力,在情感欠缺時適當補足,為增強戲劇豐富性錦上添花。在配一些高難度角色時,康殿宏會學著沉淀下來,把“自我”去掉,“揣摩演員的想法,入他的戲,用聲音去配合他的情緒,這才是合格的配音演員”。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康殿宏關注到,配音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直觀的是硬件迭代帶來的便捷。舉例來說,早年若一場戲需要5人配音,大家會同時入棚,哪里配錯,整段都要重來。如今,眾人齊聚的場面難再有,每人完成各自部分后可由電腦合成聲軌,甚至還能修音,大大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這樣的“方便”也引發康殿宏的擔憂。他認為,不論時代如何發展,配音演員都應扎實苦練基本功,不自降標準。就算當下,互聯網催生“AI配音”對行業發起挑戰,新生代配音演員依然要堅定,“人獨有的細膩的情感表達”始終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從業數十年,康殿宏不僅關心行業動態、配音員權益、青年人才培養,也熱心兩岸文藝交流。比如2016年,重慶繪本作家劉何躍創作了本土民間故事繪本《呼歸石》,康殿宏與臺灣另一著名配音演員劉小蕓無意中聽說后,有感于青年人挖掘民間文化的熱忱,共同為繪本配音“有聲故事”,開啟一次跨界合作。
洪崖洞、山城巷、麻辣火鍋……首次來渝,康殿宏的山城行豐富多彩。他告訴記者,從30年前開始,自己就因配音工作常去上海。盡管對大陸早已不陌生,但每一次來,都驚嘆于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亦有賓至如歸之感。他計劃更多地往返海峽兩岸,與大陸配音人才展開交流、合作。
“我還構想,通過大陸發達的社交媒體開設配音短課,把積累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配音愛好者。”談及未來,康殿宏三句話不離老本行。(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