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成就一個產業鏈。
“滬優2號、旱優113都是我們近年來從上海引進的雜交水稻品種,這些品種都需要經過1年左右的田間試驗,培育成功后才能向農戶大面積推廣,過程中還需要確保產量,最終才能成功實現制種。”日前,上海媒體三明行采訪團來到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建寧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委員會主任曾明星對第一財經表示,滬明合作下,旱優73、旱優113、滬優2號等一系列雜交水稻新品種陸續實現制種。
(資料圖)
曾明星告訴記者,上述品種的重點是“抗旱”“節水”,這對選種的要求高,育種過程的關技術操作、適應性等也很有講究,但歸根結底,制種還是需要遵循優質、高效、規模、綠色、輕減這五大要素。
“攻關”抗旱節水品種
當前,“種業大縣”建寧正在尋求更高質量的產業轉型。2022年,建寧全縣制種面積15.5萬畝,產量3550萬公斤,占全國10%以上,直接經濟產值(一產)6.09億元,2023年,全縣預計面積15.7萬畝。
記者了解到,建寧種業始于上世紀70年代,2010年,建寧縣制種面積突破了10萬畝,2013年,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近年來,隨著《2020年建寧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20-2025年)》《福建省建寧縣水稻制種大縣發展規劃(2021-2025年)》等文件發布,一條制種產業鏈正逐步在建寧形成。
而滬明兩地的攻關合作,正與上述制種產業鏈的發展同步進行,其中,種子的“選”和“育”是關鍵。
(圖為來自上海企業的旱優113品種,鄒臻杰/攝)
“旱優73是我們最早自2008年從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引進到建寧落地的種子,在經歷了找區域、找海拔、找季節、找時段這四個步驟都匹配后,最終在多次嘗試下成功實現了制種。” 在位于武夷山脈中段的一處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建寧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余添發這樣告訴記者,在我國的一些地區,水資源(尤其是農業灌溉)相對較為稀缺,因此,抗旱性、節水性較強的種子就成為了制種的首選。
余添發解釋,抗旱性,在于所選育品種的根系特別發達,在遇到高溫的時候,葉片會銳減且在吸收少量光照時充分散熱;節水性,則是在于該品種的灌溉水量是一般水稻的50%左右,且水分利用率高。
為此,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利軍告訴記者,建寧縣共有15畝水稻制種面積,是當地經濟發展與農民增加的重要支撐,節水抗旱稻是原創于上海的重大科技成果,制種面積占三分之一,“上海的種源在建寧生產,主要是利用了當地的自然條件。”
好的水土是成功育種的基礎。談及旱優73的培育,曾明星則頗有感觸:建寧縣是新品種的“試驗田“,適應性試驗免不了。他表示,諸如旱優73一類抗旱、節水的品種,種子在栽培過程中最需要關注的就是插播期,也就是父本、母本的授粉需要吻合,這直接關乎到了產量多少,因此需要經過反復調試。包括父本、母本間隔多久進行播種、插秧等都需要實時進行觀察和記錄。
“我們也在實踐中獨創了培育方式,就是我們在授粉結束后會及時將父本割除,這樣能使品種充分獲得采光和營養,確保產量。”曾明星補充。
持續突破難點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雜交水稻新品種的研發周期多在8年以上,周期非常漫長,從雛形到成品需要反復實驗和田間適應,隨后,還需要報省級層面認定,而這還不包括后續的放大生產等。
如何突破上述難點?余添發告訴記者,目前,由羅利軍專家團隊牽頭的“科研育種工作站”已在日前落地于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很多品種在實驗室和田間適應時的產量很好,但在農戶種植時卻不盡如人意,這一過程中的育種問題亟需聯合專家一同解決。”
余添發也建議,在接下來的7月~8月份期間,可以組織相關專家來到建寧現場開展雜交水稻種子栽培的現場,實地進行測產,“這不但是對種子高產的一個驗證,也是一種擴大影響力的方式,此外,也能同步了解到農戶對于種子的認可度。”
而羅利軍則對記者表示,滬明合作下,上海應加大對節水抗旱稻制種技術和種子生產加工條件的支持,“一方面,最大限度擴大和穩定制種面積,另一方面,可以考慮援助建立專門的節水抗旱稻種子加工中心。”
(圖為建寧縣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鄒臻杰/攝)
而在育種及制種環節,記者了解到,建寧縣也著力提升制種全程機械化水平,全縣耕種收綜合農機化率已達82.5,一系列院縣合作的水稻科技成果轉化也在進行中。
“在制種機械化領域,我們在實踐中就有許多創新。比如,一些多在北方使用的大型插秧機在建寧就不太合適,因此,我們與小型機械廠家聯系,研究定制出適用于父本、母本間隔插秧的小型插秧機;再比如,我們率先在國內推廣了密集式智能烘烤房烘干種子技術,可以年均減少勞動用工和節省烘干成本1600萬元以上。”曾明星說,建寧需要保證穩定、安全的生產質量,才能吸引更多的新品種前來落地。
曾明星也進一步表示,目前,常年在建寧備案生產的種業企業達70家以上,“未來,我們要大力扶持天力、華谷、華昊等一批本土企業建設種子加工、精選、倉儲等設施設備,并搭建好各類平臺,持續為企業的科研育種賦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