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呂約出席“詩的天真與智慧”主題分享會 朱英豪 攝
題:女詩人呂約:真情表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 程景偉 朱英豪
“詩的天真與智慧”主題分享會近日在廣州珠江公園灣區書屋舉辦,詩人呂約從詩歌創作與批評研究的雙重視野出發,以講座與讀詩結合的方式,講述她對當代詩歌精神與形式演變的觀察思考。
呂約曾擔任北京十月文學院執行院長,現任大學教授,主要從事詩歌創作、詩學與現當代文學研究,著有詩集《呂約詩選》《回到呼吸》《破壞儀式的女人》,學術專著《喜智與悲智——楊絳的文學世界》等。
天真與智慧是詩歌的一雙翅膀
呂約離開廣州已有20年,此次重回生活了10年的羊城,來到灣區書屋這片詩意空間談論詩歌,她非常開心。活動上,呂約分享關于“詩的天真與智慧”的觀點時,建議成年人在迷茫與困惑時,不妨試著找尋自己的“人生導師”——兒童。
天真與智慧,在很多人看來,這兩個詞語似乎是反義詞。但在詩歌世界里,天真并不代表幼稚,而是與智慧共同構成了詩歌創作中的兩大推動力。
“天真是兒童時期那樣單純、童真的心靈狀態?!眳渭s形容,就如一個赤子降臨世界,他一無所有,卻擁有著對萬事萬物的好奇?!斑@顆純真澄澈的心靈,能映射出這個世界的光輝?!?/p>
對于詩人和詩歌而言,天真是一種“本源性”的存在。呂約表示,詩歌發源于生命,與生命的本質緊密相連,不被世俗功利的邏輯干擾。但恰恰因為人類處于世俗生存中,容易丟失這份珍貴的天真。因此,富有詩性的人往往是能保留天真的人。
“如果詩人只有天真,那他只能成為一個孩子,而不是詩人?!绷硪环矫?,只有具備了在時間中沉淀、人生中歷練而成的智慧,才足以成為一名詩人。天真是詩歌的種子,那么智慧就是呵護種子的泥土。呂約說,天真主導著詩歌向世界發問,而在人生歷練中形成的智慧,就是解答這些問題的鑰匙。它們就如詩歌的一雙翅膀,兩者相結合,才能誕生出杰出的文學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詩意
活動當天,一首應景的《兒童節的代價》在灣區書屋響起。呂約結合自身家庭的經歷,用詩意的語言描述了一名父親與兒子歡度兒童節的溫馨場景。她感嘆道,雖然父母為了陪伴孩子付出了物質代價,卻收獲了滿滿的精神快樂。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裝修聲令人厭惡,但呂約能從中孕育出一首佳作。以呂約的名篇《頭頂的聲音》為例,青年作家陳崇正認為,呂約具有善于觀察的才能,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詩歌的線索。
呂約分享稱,在寒風的冬天被裝修聲音“趕出門”,本是一個毫無詩意的時刻,但她換位思考,自己的詩歌在別人的耳中會不會也如電鉆聲一般刺耳?于是,她開始反思,從對世界不滿的狀態回到詩人謙虛的狀態,寫下了這篇詩歌。
《外公的診所》是呂約的一首長詩,她帶著孩子的天真在詩歌中回憶她與外公的童年。她表示,真誠的情感表達,并不需要華麗的辭藻,而是在敘事中不經意地流露,打動人心。
呂約談到,越是日復一日重復的這些動作,越是容易被忽略,不妨使用人生的智慧,將現實經驗轉化為審美藝術,感受詩意生活。(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