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胡耀武帶來題為“同位素視角下舌尖上的古代中國”的講座。復旦大學供圖
(記者 陳靜)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胡耀武12日介紹,其團隊根據縱貫歐亞大陸考古遺址中人骨的同位素數據,制作了一張“食物地圖”:中國黃河流域的人群,皆主要以粟類作物為食;新疆和中亞則呈現麥粟混食的情形;歐洲人群也時有對粟類作物的攝取。
這位學者指出,顯然,人骨同位素數據清晰反映了粟類作物自黃河流域不斷向西輻射至中亞和歐洲的進程?!斑@是一條我們勾繪的粟黍西傳的同位素之路,揭示了粟類作物的傳播對中亞乃至歐洲地區人類社會的重要影響?!焙湔J為,相比絲綢之路,橫跨整個歐亞大陸的粟類作物,其實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最早見證者。
復旦大學慶祝建校118周年相輝校慶系列第四場學術報告會12日舉行。胡耀武帶來題為“同位素視角下舌尖上的古代中國”的講座。這位學者表示,在生物界中生物體內的穩定同位素,可視為一種隱藏的語言。“同位素語言”的解讀,可為人們揭開蘊藏于生物體內的生活奧秘,探討其生死存亡之謎。
胡耀武解釋,人骨(牙)中的穩定同位素記錄著人類的生活密碼,能夠助力研究者們探源人類演化史和文明演進史。他以穩定同位素為視角一窺古代人類食物結構的演變,用精準的研究數據,為聽眾揭開“舌尖上的中國”演化史的一角。
“自然界的食物天然就存在著同位素之間的差異,當這些動植物被人類消化吸收,就會轉化成骨骼的組成部分,‘我即我食’正是這個道理?!焙湔f。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他將實驗室的肢骨、肋骨和牙齒樣品和從中提取出的骨膠原、羥磷灰石帶到現場展示。
這位學者表示,穩定同位素會沿食物鏈傳遞至這些組織。特別是牙齒,就像樹木的年輪,忠實記錄了生命體一生中攝取的食物信息。通過對骨和牙的化學分析,研究這些成分中穩定同位素比值,就可追溯人類所食的食物來源,推測出當時個體的飲食習慣。
胡耀武借助同位素對北京田園洞人(距今約4萬年前的晚期現代人)進行了C、N、S穩定同位素分析,在國際上首次科學地證明更晚時期的現代人已攝取了大量的淡水類資源,為了解生活在我國大地上晚期智人食物結構的“廣譜革命”提供了新的科學證據。他指出,大量水生類(包括淡水和海水)食物的攝入,為晚期智人提供了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對促進人類腦部的發育以及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皶浴保闶峭砥谥侨吮榧叭虻闹匾?。
胡耀武告訴記者,自新石器時代始,多個歷史時期的多個考古遺址人骨同位素的分析昭示:粟作農業不僅是中華文明形成的物質基礎,更是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基因,對促進民族間的融合等具有重要作用。它將古代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是中國古代民族交流融合的“粘合劑”。(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