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五一”假期去哪玩?沉浸式文旅項目算得上是目前旅游景點熱門中的熱門。沉浸式展覽、沉浸式演藝、沉浸式景區,隨著“沉浸式”概念大熱,文旅市場仿佛萬物皆可“沉浸”。一眼望去,光影璀璨,霧氣繚繞,確實令人大開眼界。仔細一品,很多打著“沉浸式”標簽的文旅項目只是感官盛宴,無法“入心”,看久了還會產生“內容不夠,形式來湊”的乏味感。
“沉浸式”本質上是一種注意力經濟,試圖通過故事代入、技術手段來營造身臨其境的旅行體驗。從游客需求看,人們對走馬觀花式的旅游已經厭倦了,文旅活動的新鮮感、體驗感、互動性才能滿足心理需求,“沉浸式”文旅項目把“觀看”變成“體驗”,迎合了大眾對精神文化消費不斷升級的需求。
各地緊跟熱點,紛紛探索“沉浸+文旅”新模式,可是算算背后的經濟賬不難發現,一些斥巨資打造的沉浸式文旅項目,雖然聲勢不小,但市場反響一般,上座率不足,復購率不高,景區的投入產出比并不可觀。這說明這些沉浸式文旅項目缺乏吸引力,游客無法獲得真正的“沉浸式”體驗。究其原因,一是過度依賴技術。這些年,科技對文旅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新型視聽、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前沿技術為景區注入創新動力。但是,不是所有景區都適合與技術結合。比如,古鎮古街、園林湖泊披上技術的外衣,就失去了一份古樸自然之美。文化遺產、藝術展覽過度運用技術渲染,也會變味走樣。發展“沉浸式”文旅,不能簡單粗暴地把“沉浸式”理解為技術秀,還要在文化與科技之間找到更好的結合點。二是缺乏內容支撐。真正的沉浸感是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科技的完美交融。例如,最近火出圈的“大唐密盒”,兩位身著古裝的演員扮演“房玄齡”和“杜如晦”,通過幽默提問和爆?;卮鹱層^眾零距離感受唐朝人物的風采和氣度。從我演你看,到一起參與;從我說你聽,到互動體驗。這種讓游客不知不覺成為“劇中人”的體驗,真正抓住了“沉浸式”的內核。
從“不倒翁小姐姐”到“大唐密盒”,這幾年,西安大唐不夜城爆款頻出,探尋其中密碼不難發現,西安文旅項目在創新中找準了切入點。就拿深受游客喜愛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來說,表面看,游客喜歡他們的風趣幽默,實際上,是被大唐文化的魅力折服。兩位演員從詩詞歌賦到傳統節日,從歷史典故到生活常識,展現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應該說,是文化的力量讓游客產生了“忘我”的感覺??梢姡⒆阌谖幕?、歷史與區域特色的創新,才是讓游客沉浸其中的真正原因。
成功的沉浸式文旅項目能夠吸引游客停留更長時間,激發消費活力,具有強大的溢出效應。目前,“沉浸式”相關技術已經日臻成熟,但內容還需要繼續沉淀、夯實。有句話說,“文化與科技,在山底分手,在山頂重逢”。對沉浸式文旅項目來說,文化和科技都應該發揮重要作用,但技術只是外衣,文化才是內核。文旅市場為了滿足游客需求還會創造更多新形式、新內容,但是不能忘記,只有立足文化創新,才能賦予景區“沉浸式”魅力,擁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來源:經濟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