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賀)4月5日是清明節,在這天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兩岸共同傳承的習俗。隨新冠疫情趨緩,兩岸臺胞返鄉祭拜先人在今年成為熱潮。
“雖然斯人已逝,但能站在墓前與先人說說話,感覺我們依然親近?!痹诖箨懓l展的臺青林元達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早在3月初,他便和太太回到臺灣,祭拜親人是其中一項重要行程。他介紹,近年在臺灣,焚燒紙錢等祭拜儀式趨于環保,但民眾寄托哀思、追念逝者的心意并未改變。
受疫情影響,夫婦二人久未回臺,前些年每至清明只能在蘇州家中折柳寄思。隨著部分兩岸直航航點和“小三通”逐步恢復,林元達觀察到,今年有許多在大陸打拼的臺胞友人于清明前夕回臺祭祀掃墓,延續慎終追遠的傳統。
【資料圖】
林元達說,據長輩回憶,其所在的林氏家族早年從福建莆田去往臺灣,他期待今年有機會去當地找尋祖宗根脈。
在臺灣,早先有“清明不回厝無祖”的說法。因此每逢這天,臺灣許多大家族會在祖厝舉行盛大的祭祖掃墓活動,儀式傳統且隆重,也帶動島內出現大規模人口流動和返鄉熱潮。
5日上午舉行的臺灣范姜宗親會2023年春祭典禮中,逾3000位來自各地的范姜氏后人齊聚桃園新屋范姜祖堂,帶來各式祭品。祭祀遵循古法,在客家八音的奏樂中,在場人士焚香默禱,向祖先行禮,頗具傳統特色。
“疫情緩和,今年參與人數比前些年多,現場坐得滿滿當當?!碧覉@市范姜宗親會中壢分會長范姜群鏜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該家族的祭祀活動每年舉辦兩次,清明節這天進行的是春祭,由祭拜宗祠和祖塔兩部分組成。除祭祀外,這場盛大的家族團聚活動還會為在外求學的優秀后人頒發獎學金,以資鼓勵。
范姜氏源于清代初年的廣東海豐。范姜群鏜介紹,當地有位雷氏婦人因丈夫范集景早逝,無力扶養孤子,后改嫁姜同英為妻。其子成年后為感念繼父養育之恩,便將五子均冠上范姜復姓。1736年,范姜氏祖先從大陸遷徙到臺灣,在桃園新屋落地扎根、開枝散葉,并于每年舉行祭祖活動,延續至今。如今除臺灣外,深圳、上海、廈門等地均有范姜后人。
觀察到近年參加祭祀活動的長輩居多,范姜群鏜希望年輕人也能將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觀念好好傳承下去。
同樣位于桃園新屋的葉氏祖祠,也在5日迎來大量后人追思祭祖。據中時新聞網報道,今年有超8000位葉氏后人返鄉祭拜,有年逾90歲的長輩專程前來,也有后輩從巴西、美國等地返臺參與儀式。據介紹,葉氏先人葉春日亦于清代從大陸來到臺灣,該家族清明祭祖的傳統已維持超二百年,規模曾達上萬人。
位于臺南市楠西區的江家古厝,有“全臺最大單姓聚落”之稱。據《聯合報》報道,今年清明,約250位江氏后代返鄉,在祖墳前祭拜行禮,追思先人。報道稱,距江氏祖先自大陸來到臺灣,已有三百余年。(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