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近年來,勤勞智慧的鶴壁市鶴山區人民開山辟路,踏平崎嶇,跨越山水阻隔,用心編織著一張張縱橫交錯、聯通四方的立體交通網——
這張網,涵蓋高速公路、國省干道、縣鄉公路、村組公路;
這張網,見證鶴山大地日新月異的變化,悄然改變著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
這張網,讓交通運輸事業實現了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式發展,為鶴壁市鶴山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基礎支撐。
建設“四好農村路”連通百姓幸福路
行駛在姬家山鄉至鶴壁集鎮梁峪村的農村公路上,遠山、田野、村莊相映成趣,標志標線清晰分明的道路干凈平坦。
“這是我們家鄉的‘幸福路’。”梁峪村村民張偉感慨地說,“以前這條路有點窄,大車都不太好過,現在道路拓寬至7米多,村民們的生產生活便利多了。”
張偉的感受,正是鶴山區“四好農村路”建設帶來新氣象和新變化的縮影。
道路,一頭連著城市崛起,一頭連著鄉村振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硬件,也是幸福生活的剛需。
近年來,鶴山區穩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要求,累計投資1億多元,對姬東線、蜀葛線、楊施線等30余公里農村公路進行了拓寬改造,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
截至目前,鶴山區農村公路里程達339.998公里,其中縣道49.535公里、鄉道94.037公里、村道196.426公里,橋梁49座1418.8延米,隧道6座1285延米,形成了“三縱三橫兩環線”的路網。鄉鎮通三級路率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一二三類橋梁占比100%。
從一條條泥濘的鄉間土路到砂石路、水泥路、柏油路,從“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再到如今平整寬闊的“四好農村路”……鶴山區農村公路由“線”變“網”、由“窄”變“寬”、由“通”變“暢”,道路運輸能力、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四好農村路”成為百姓的“幸福路”。2023年3月,鶴山區被評為河南省2021年度“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區。
多式聯運走出新舊動能轉換綠色路
“煤炭已完成裝車,請檢運。”“收到。”近日,河南煤炭儲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鶴壁園區工作人員徐曉紅通過對講機向生產調度室傳達煤炭裝運情況。屆時,一列裝滿4000噸的電廠定制化產品煤火車將從這里出發,通過多式聯運的方式,運往山東日照。
多式聯運是指采用公鐵管、公鐵聯運模式,大力發展集裝箱、敞頂箱、整車運輸、管帶機,實現多種運輸方式高效銜接運轉。與采用公路運輸方式相比,多式聯運運輸方式可將碳排放量、標準煤消耗量均降低86%,實現降本增效。利用園區的鐵路專用線集裝箱方式運輸貨物,減少了換裝次數,再加上全機械化換裝作業,促進全程運輸時間比之前壓縮20%左右,運輸成本節約20%以上,提升了工作效能。
“該項目開通了6條多式聯運線路,將陜西、內蒙古、山西等地區煤炭資源外運至河南,不僅提高了鶴壁市的煤炭儲運能力,還將助推全省實現從煤炭生產大省到煤炭物流大省的轉型升級;同時,也為電廠提供定制化產品煤,滿足燃煤用戶對煤質均勻性和穩定性的要求,為多式聯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河南煤炭儲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鶴壁園區運營中心生產調度長王洪林說。
2022年7月,河南煤炭儲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鶴壁園區管帶運輸項目被命名為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
公交為“媒”鋪就鄉村振興路
曾經,出門有路、抬腿上車,是很多村民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已變成現實。
近年來,鶴山區把城鄉客運、農村運輸統籌協調發展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下大力氣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農村物流業發展,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切實提升運輸服務水平,農村地區實現了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
鶴山區累計投資600余萬元,率先在全市開通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目前,全區開通農村客運公交線路6條,新增(更換)農村客運站亭(站牌)43個,新增農村客運營運車輛18輛,極大改善了廣大群眾的出行體驗。2021年,鶴山區成功創建河南省第三批“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區。
“師傅,今天幫我把核桃、小米帶到鎮上的運輸綜合服務站啊。”10月22日一大早,姬家山鄉王家辿村村民王相福在村廣場上,把一袋袋農產品交給了客運班車司機李紅星。這些農產品將被送到鄉鎮運輸綜合服務站,然后通過快遞發往全國各地。
這是鶴山區“運郵快”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2023年,鶴山區交通運輸局聯合鶴壁遠通客運公司、郵政公司、快遞協會,依托鶴翔鄉鎮運輸綜合服務站,以東齊村、黃廟溝村、狐尾溝村、張家溝村、土門村為試點,開展由農村客運車輛代送快遞下鄉、代送農產品進城,打通農產品到城市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帶動轄區農戶增收致富。
“路修通了,公交車到家門口了,老百姓的快遞也能送到家了,農產品也有出路了,現在的生活真是越來越幸福。”王相福笑著說。
城鄉之間,漸行漸近。一趟趟公交車,成為鄉村與城市溝通的“橋梁”,為鄉村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城鄉通公交,鎮村通公交,公共交通不斷延伸。一條條公交線成為真正的惠民線、民生線、民心線。
以路引景串起鄉村旅游好風景
每逢節假日,許多游客慕名來到鶴山區張家溝伴山靜居民宿,體驗歲月靜好。循徑而去,村組路附近的農家樂里人頭攢動,農家樂老板姜保明熱情招呼著往來的游客。
“公路串起了景點,帶來了人氣,聚起了財氣。”姜保明說,“過去路面不平整,車輛不好進,好景也難賞。這兩年經過全面提升改造,道路寬敞平順,來觀光旅游的人翻了好幾倍。”
這幾年,鶴山區全面實施“四好農村路+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先后投資4000余萬元,對西部山區東施線、姬東線、李黃線30余公里的農村公路進行了拓寬改造,連通阿斗寨景區、五巖山景區、西部山區傳統古村落的旅游公路全部提升為三級以上等級公路。
現在,道路兩旁富有特色的交通驛站成為村民和游客的休息點,四通八達的公路將云端西頂小鎮、張家溝伴山靜居、王家辿辿里人家等“北斗七星”傳統村落串聯起來,全面促進農村公路與鄉村旅游、鄉村經濟發展相互融合。
打通的是路,貼近的是心。在鶴山區,“山區變景區、產品變商品、村民變老板”的蝶變不斷上演。
農村因路而美,農民因路而富,產業因路而興。如今,行走在鶴山大地上,一條條整潔平坦寬闊的農村公路在鄉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一輛輛城鄉客運班車往來穿梭、安全便捷……與此同時,更多的農特產品通過這些路走進城市,“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美景讓越來越多的人熟知,鶴壁市鶴山區正充滿信心和底氣闊步前行在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上。(王鳳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