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農民是糧食生產主力軍,確保農民種糧不虧本、有錢賺,才能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目前來看,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仍然是保護農民利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在為市場糧價提供底部支撐、穩定農民種糧預期、確保穩產增產、維護糧價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秋收秋種正忙之際,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通知,明確2024年國家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2024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8元。這一政策的發布以及底價上調,有利于穩定種糧農民預期,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小麥播種面積,為明年夏糧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農民是糧食生產主力軍,確保農民種糧不虧本、有錢賺,才能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小麥最低收購價是保障農民種糧收益的一項制度安排,與農業補貼和農業保險構成“三位一體”農業政策體系,在引導農民合理種植、加強田間管理、促進小麥穩產提質增效方面具有帶動作用。有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托底,農民才會有足夠信心穩定并擴大小麥播種面積,加強田間管理,確保明年穩產增產。
從公布的價格數據看,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再次上調。實際上,自2021年以來,國家已經連續4年上調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從2020年的每斤1.12元上調至2021年的1.13元、2022年的1.15元、2023年的1.17元、2024年的1.18元。這是國家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提高、市場供需關系演變、國內外小麥價差變化等各種因素后上調底部價格,上調幅度雖然不大,但對后期小麥市場運行提供了較強底部支撐。
小麥最低收購價是“托底”價格,不是托市價格,國家小幅上調價格,又為市場價格調整騰出空間。隨著我國糧食收儲市場化機制確立,小麥收購已經實現由政策性收購為主向以市場化收購為主導、政策性收購為補充的轉變,小麥最低收購價從“托市”過渡到“托底”。近年來,隨著小麥價格高位波動,市場價遠高于最低收購價,我國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但是,最低收購價是穩定糧價的“定海神針”,在夏糧收購期間,一旦小麥市場價跌破最低收購價,國家就會啟動最低收購價,避免價格下跌影響農民種糧收益。
除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政策,我國還實施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小麥和水稻是我國兩大口糧,二者能否豐收,直接關系中國飯碗端得穩不穩。歷史上,“谷賤傷農”現象反復上演,導致糧食生產波動起伏,影響國家糧食安全。2004年我國全面放開糧食市場,為了保障種糧農民利益和國家糧食安全,國家在主產區持續實施小麥和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至今已有近20年時間,期間雖有調整,但萬變不離其宗,最大程度保護了種糧農民利益,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2004年至今,我國糧食生產沒有出現巨幅波動,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有效抵御極端天氣、疫情、地區沖突等各種不確定因素對我國糧食市場的沖擊,這與糧食最低保護價政策的實施不無關系。
目前來看,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仍然是保護農民利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在為市場糧價提供底部支撐、穩定農民種糧預期、確保穩產增產、維護糧價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糧食安全面臨極端天氣高發、地區沖突不斷等各種因素的嚴峻挑戰,保持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關部門要抓好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落實及宣傳引導,充分發揮糧食價格支持政策的效應,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特別是口糧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