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打著飛的就來了,這么強的演出陣容沒有理由不來!雖然往返機票加上住宿花費不低,但是音樂帶來的快樂無價!”在南京溧水咪豆音樂節現場,來自廣東汕頭的李曉告訴記者。
5月以來,江蘇南京、南通、常州、蘇州、無錫、泰州等地均有音樂節、演唱會密集舉辦?;馃岬难莩鳇c燃夏日激情,不僅帶來可觀的門票收入,還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客流。線下文化演出市場持續升溫,文旅消費回暖勢頭強勁,成為提振消費“新引擎”。
一票難求,線下演出火熱復蘇
(相關資料圖)
“白天酣暢淋漓地享受聽覺盛宴,晚上散場后還可以和三五好友在異鄉逛巷弄、品美食,這是一場帶來特別感受的旅行?!崩顣哉f,音樂和旅行是年輕人的“解壓閥”,而音樂節很好地將二者合二為一。
同一時間,南京幕燕濱江帶風景區,另一場“燥”翻全場的Hip-Hop說唱音樂節——FullHouse滿堂音樂節上演。數萬名歌迷把演出現場的草坪擠得滿滿當當,來自各大廠牌的說唱歌手伴隨著DJ打碟,獻上一首又一首節奏強勁的歌曲。比天氣更熱的是現場觀眾們的熱情,他們高舉雙手跟著節奏擺動,時不時發出歡呼聲。
“這兩天的表演嘉賓,可以說是夢幻說唱陣容,真的是把我耳機里的人都帶到現場一次聽了個爽!我和好姐妹蹲點搶購‘早鳥票’,連聽兩場,現場氛圍簡直不要太嗨!”在南京上學的大學生王子木激動地告訴記者,只要音樂節的陣容足夠吸引人,在不影響上課和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自己都會到現場。
演唱會排隊“官宣”、音樂節扎堆開票、各類型戲劇和文藝演出緊鑼密鼓上演,不少場次甚至“一票難求”……今年以來,演出市場供給與需求均表現強勁。
飛豬平臺《端午假期出游風向標》報告顯示,今年端午假期全國有近百場演唱會、音樂節上演。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會長劉克智,近日在2023中國(蘇州)演出交易會作主旨發言時提到,今年1—5月,全國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票房收入超過12億元,觀演人數超過250萬人次。行業人士預測,今年上半年,演唱會市場票房規模將達30億元。
與此同時,線下演出的票價也在整體上漲。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平均票價同比增長12%。常州太湖灣音樂節正價票賣到699元,VIP區正價票更是達到888元。
負責咪豆音樂節的江蘇音樂廣播總監大衛告訴記者,今年基本上每場音樂節每天都會有1.5萬左右的核準觀眾量,以南京溧水咪豆音樂節為例,3天觀眾總量超過8萬人次。
然而,在線下演出持續火熱的同時,線上演出似乎進入“冷靜期”。過去3年,線上演出層出不窮。2020年,五月天線上演唱會成為首個現象級爆款演唱會,吸引超3500萬人次在線觀看。隨后,周杰倫、羅大佑、周華健等多次舉辦線上演唱會,不斷創下觀看人數新高。
“線上演出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的文娛生活?!贝髮W生施展表示,雖然線上演出的呈現效果也不錯,但線下現場的震撼感是無法取代的?!熬€下演出恢復后,場次主題越來越多,自然而然就不太關注線上演出了?!?/p>
演藝賦能,帶動文旅產業發展
演出扎堆舉辦,獲益的遠不只是演出主辦方。
“以前音樂節更多以本地觀眾為主,但今年外地觀眾數量也不斷增加。據咪豆統計,今年2月在南京的音樂節,外地觀眾占比約達70%?!贝笮l說。
南京滿堂文娛有限公司董事劉軍杰也給記者展示一組數據。在滿堂音樂節購票者中,南京本地購票者只占15%,85%的購票者來自南京市外。長三角地區購票者占50%,還有大量觀眾從山東、北京、廣東等地趕來?!斑@其實給南京帶來大量旅游消費,對當地品牌宣傳、經濟的帶動都起到很好的幫助?!眲④娊苷f。
今年端午假期,大三學生陳磊特地從山東趕到南通海安,參加在該地舉辦的“盛放音樂節”。在社交平臺上,陳磊曬出門票和機票,“要不是這場音樂節,我可能還沒啥機會來海安。這次像是發現了‘寶藏’地,海安出乎意料地給我留下深刻印象?!?/p>
由此可見,音樂節的下沉,讓海安這座城市逐漸打開知名度,成為不少外地游客的打卡地。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各類演出和當地文旅的融合趨勢愈發顯著,多地依托資源優勢吸引精品演藝項目落戶,例如浙江楠溪江“星巢秘境音樂節”、湖北武漢“麥田音樂周末”等,打通音樂演出、旅游及樂園等消費場景,一站式滿足大眾多重消費訴求,廣受歡迎。劉軍杰向記者透露,常州、合肥等多地都在邀請滿堂前去考察、合作,“比如安徽的駱崗機場跑道非常有特色,當地政府也希望我們充分利用,進一步帶動當地文旅產業。”
“各地的演出往往會形成一個‘爆點’,帶動文旅相關產業發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北本┑诙鈬Z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云建議,各地可以將線下演出同當地景區主動“嫁接”起來,借勢營銷,根據演出所在場地“打包”推出旅游產品,放大演出帶來的引流效應,帶動更多關聯產業的發展。同時,各地還要完善城市的配套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城市品牌口碑,助力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
熱度背后,風物長宜放眼量
線下演出“遍地開花”,持續實現良性發展,依舊面臨著不少現實問題。
“我在大小3場音樂節里見到同一支樂隊,感覺現在很多嘉賓都在忙著趕場子,表演的曲目也都差不多。”無錫資深樂迷陶桃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她幾乎每個月都要去線下“追”一兩次音樂節,經常會碰見“熟面孔”嘉賓。
考慮到流量問題,音樂節主辦方往往傾向于邀請知名音樂人,但市場上頭部樂隊數量有限,尤其在各地“蜂擁”舉辦音樂節的節假日,很可能出現“歌手不夠用”的尷尬局面。比如,今年“五一”假期,馬賽克樂隊5天內參加至少5場音樂節,每天在不同城市間奔波;九連真人、痛仰、五條人等樂隊也都在5天內參加3場音樂節。
“如果音樂節不能突出自身特色,打造差異化賣點,可能很快就會失去市場。”陶桃感嘆,同質化演出正慢慢消耗樂迷對音樂節IP的信心和熱情。
“如何在可選藝人有限的情況下打差異牌,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大部分觀眾選擇音樂節時更多的是沖著藝人陣容,哪些藝人能產生1+1>2的效果,是主打民謠牌還是說唱風,都是需要考量的?!贝笮l與記者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他表示,“五一”假期,在全國40多場音樂節中,咪豆音樂節脫穎而出,門票被一搶而空,這離不開主辦方前期對藝人陣容的精心選擇和節目編排?!暗谝惶熘饕菢逢牐诙熘鞔蛎裰{,第三天請來好久不見的臺灣樂隊,每場音樂節的陣容都很強,風格也很明顯,這就吸引了大批不同的目標群體。”
另一方面,演出經營主體“魚龍混雜”,也是阻礙其長效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大衛表示,音樂節的盈利主要來自票房,其次是商業贊助和周邊售賣?!白鼍€下演出風險系數很高。首先,作為一項戶外作業,安全風險較高;其次,投資風險也很大,極少有企業會全資來做音樂節,一般都是主辦方投資,通過門票銷售、商業招商收入抵消成本。”即便如此,在線下演出市場的火熱態勢下,不少毫無從業經驗的經營主體也“摻和”進來,想要“分一杯羹”,這就導致演出產品良莠不齊,直接影響觀眾的體驗。
“票價5年漲3倍,是我‘高攀’不起了。”近年來,水漲船高的票價讓演出行業頻遭詬病。在小紅書等平臺,“吐槽”線下演出購票難、購票貴等問題的內容比比皆是。不少網友表示,盡管對演出心向往之,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動輒數百元的門票“勸退”不少人,甚至還有被“黃?!背醋髦脸汕先f元的“天價票”曝出。記者了解到,為此,不少演唱會實施“強制實名制”,要求“人、證、照”合一,還有部分場次嘗試“限時退票”“票務電子化”“僅允許轉贈一次”“不退不換”等模式。
江蘇華才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全律師分析認為,上述措施對于維持演出市場的秩序能夠起到一定作用?!耙浴煌瞬粨Q’為例,由于演出具有時效性且具有專屬性,如果在臨近演出時大量退票不利于市場管理。如果在購票時明確‘不退不換’,那么購票者、售票者之間不存在信息差,屬于意思表示一致,雙方達成契約?!蓖瑫r,張全建議對于退換票進行時間限制,或者同時對退票收取適當手續費。
“不管音樂節市場競爭如何,我們肯定需要不斷迭代升級,做好自己的品牌,在場地考慮、陣容排布、現場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從而逐漸獲得更多人的認可?!眲④娊苷f。(許愿 譚倩文 張潔茹)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