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為什么需要創新發展?
金融工具創新通常受到金融市場供求因素的影響和推動。金融市場供求因素的變化是西方金融工具創新的動因。從金融工具創新的過程來看,西方國家的金融工具創新開始于20世紀于60年代,70年代以及80年代到了迅猛發展,其動因主要來自于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
需求方面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許多國家通貨膨脹日益加劇,利率、匯率波動幅度增大,金融機構強烈地感受到資產價格變化給金融頭寸帶來的風險,于是產生了價格風險轉移創新的需求。80年代以來,能源市場的衰退和嚴重的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使許多國際銀行信用度受到懷疑,投資者強烈地感受到金融頭寸的信用惡化,于是產生了信用風險轉移創新的需求。70年代以后期的高利率大大增加了用傳統方式進行交易的流動性的機會成本,因而要求用新的技術來提供交易的流動性,再由于投資者擔心銀行信譽或期望更多收益,使投資選擇由存款轉向流動性較小的資本市場工具,這種流動性的損失又刺激了對流動性創新的需求。一些國家金融當局對銀行增加資本的要求,導致對股權融資的強烈需求,于是有了股權創造創新。對信貸需求總量的增長導致地信用創造創新的需求。
供給方面
70年代以來,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改善,是導致供給條件發生變化的重要源泉,它有力地刺激了金融工具創新。因為,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進步,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使得金融機構愿意創造出更多的新的金融工具以謀求更多的盈利。金融競爭的加劇。競爭主要表如今兩個方面:一是不同國家的金融系統之間;二是各國金融系統中同類金融機構之間以及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競爭的加劇使各金融機構無法從傳統業務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只有通過金融工具創新來開拓新市場,尋找新客戶,通過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來獲取更多的盈利,從而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金融管制壓力,由于銀行業轉之于其他行業受到更為嚴格的管制,比如在資本充足、法定準備、存款利率等方面的要求,這使得銀行業在激烈的金融競爭中處于劣勢,銀行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繞開管制,開發新的金融工具來賺取利潤。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為了順應市場供應因素的變化,西方金融工具創新真可謂是層出不窮,種類繁多的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現,不僅大大增強了金融機構的服務功能,提高了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規避風險、謀求盈利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推動的相關金融市場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金融工具創新有什么意義?
金融工具創新能增強金融市場上金融商品的種類,完善中國金融市場類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工具創新速度逐步加快,新的金融工具不斷涌現,這大大地豐富了中國金融市場上金融商品的種類,與此同時,由于國庫券、商業票據、債券、股票、基金等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現,帶動相關金融市場的產生和發展。當前,一個由同業拆借市場、商業票據市場、大額存單市場等貨幣市場以及國債市場、公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資本市場構成的金融市場體系已經確立。但是,也應當看到,由于中國金融工具創新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創新方面還很不夠,因而,金融市場體系還不夠完善。故此,加大金融工具創新的力度,必將進一步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完善中國金融市場類型。 [5]
金融工具創新能增加金融市場主體規避風險,投資盈利的機會和手段,擴大中國金融市場的規模
不同的金融工具,由于其在償還期、流動性、安全性以及收益率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可以滿足市場參與者不同的金融需求。通過金融工具創新,金融市場主體能夠有更多選擇的余地,以形成自己的資產組合,大大地增強了他們規避風險,投資盈利的機會和手段,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到金融市場中來,不斷地擴大金融市場的規模。
金融工具創新能夠為中國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創造條件
近二十年來,中國金融市場已獲得了較大的發展,金融工具種類不斷增加。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甚至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當前,中國金融工具種類仍然偏少,金融市場規模小、類型不齊、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仍未能實現可自由兌換。因此,加大金融工具創新的力度,逐步豐富金融商品的種類,對于擴大中國金融市場的規模、完善金融市場的類型,進而推動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使中國國內金融市場融入國際金融市場之中,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實現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有著重大的意義。
標簽: 金融工具為什么需要創新發展 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