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在能源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國民促會在京召開減緩與適應—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交流會,共話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的發展方向和未來機遇。
?
線上線下發言嘉賓在交流會合影 主辦方供圖
能源基金會策略傳播高級項目主任荊卉在致辭時指出,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是推動建設多元共治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在理念、能力、工作方式、合作網絡等方面都具備獨特軟實力,能夠提供不同于其他主體差異化價值。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社會部主任郭紅燕表示,社會組織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水平,積極參加學習培訓,加強與其他社會組織和團體的合作交流,積極借鑒國際機構和相關組織在氣候治理方面的經驗做法。同時,國家和有關部門可加大氣候治理相關政策的解讀力度,加大氣候治理領域政府購買服務的比例,搭建社會資源服務對接平臺,推動環保社會組織發揮更大作用。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對外合作交流部副主任李彥表示,社會組織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過程中,要發揮自身優勢,協同其他社會機構,不斷創新,撬動國內外資源,通過跨界協作,不斷將“雙碳”工作推向深入。
國際氣候行動網絡首席執行官Tasneem Essop認為,從國際視角來看,結合IPCC第6次報告和COP27等內容,社會組織需要積極地回應氣候變化,采取有意義的行動關注氣候危機下的脆弱群體。
在圓桌討論環節,中國民促會環境項目部主任王欣超作為主持人,圍繞“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新挑戰與突破困局的新思路”帶領圓桌嘉賓結合各自實踐案例開展交流。
會議上,中國民促會以民間氣候行動網絡項目(CCAN)為例,發布了《“雙碳”目標下中國環保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的機遇、挑戰及轉型對策研究》報告。報告建議,社會組織找準定位,明晰行動戰略,提升氣候相關政策理解與倡導能力,聯合專業傳播團隊,制定行之有效的傳播策略,以提高氣候傳播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