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凌晨5點,長寧頭村的村民黃亞明夫婦就已經滿載而歸了。地上的筐里活螃蟹、活魚,生猛的海鮮,馬上就會交到商販的手里。黃亞明說,紅樹林就像是銀行,每天趕海出去,回來就有錢,好像是把錢存在那邊一樣了。
(資料圖片)
紅樹林“銀行”的坎坷歷史
在晨曦中慢慢顯露的港灣,就是黃亞明所說的“銀行”,它叫東寨港,位于海南島東北部。這片內海并不僅僅是漁民們心目中的“港灣銀行”,它更是我國最為重要的紅樹天然基因庫。在東寨港的沿岸分布著全國樹種資源最豐富、連片面積最大的紅樹林。
紅樹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淺海鹽灘的植物。因其體內含有單寧遇空氣氧化后會變成紅色,故而得名。在全球,紅樹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國家、澳大利亞北部和中國南方沿海。目前我國紅樹林總面積達2.7萬公頃,有6個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其中東寨港自然保護區設立最早,與紅樹林相關的人文歷史也最為豐富。
龐廷福今年82歲了,他留存的家譜記載了后塘村乃至東寨港的由來。大地震發生在1605年,海口市圖書館保存的文獻中也有記載:幾千人死亡、數十個村莊沉沒海底......地震塌陷形成的港灣后來得名東寨港。
大地震重新劃定了海岸線、并迫使人類向后退。經年累月,新的灘涂淤積而成,隨洋流漂來的紅樹種子找到了適合生長的地方,在此慢慢蔚然成林。人們發現紅樹林不僅能夠提供食物和薪柴,也能阻擋和減緩臺風的沖擊,護衛海岸和村莊。
在上山村村民方秋梅的家里,有一塊被她視為寶貝的石碑,她說這上面刻寫的是本村先民制定的村規民約。這些文字顯示在某個時期,人們曾就紅樹林的保護達成過共識,并自覺約束行為。然而世事變遷,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長,海洋資源開發強度日漸加大,海岸工程建設、圍墾養殖、沿岸污染物排放等人類活動日益加劇,全球的紅樹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有數據顯示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紅樹林面積約5萬公頃,到2000年減少到2.2萬公頃。
當時在東寨港最南端約有12000畝灘涂被圍墾:人們砍掉紅樹林、修建水壩截斷海水,還從水庫引來淡水灌溉,立志要把這里變成盛產谷物的農場。一時間東寨港周邊還興起了養鴨、養豬以及旅游和餐飲業。
就在這個時期,我國對紅樹林保護的力度開始逐步加強:2001年原國家林業局啟動紅樹林保護工程,將全國約50%的紅樹林劃入自然保護區,2003年我國出臺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但全社會對紅樹林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遠不能和今天相比。
2012年前后,媒體開始大量報道東寨港紅樹林大面積死亡的事件。此后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邀請專家學者對保護區內紅樹林死亡成因進行實地調查。專家組認為,周邊人類生產經營活動:咸水鴨養殖、高位池養蝦、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以及過度捕撈造成保護區內水質富營養化,使團水虱大量繁殖,團水虱在紅樹樹根蛀洞造成紅樹死亡。此后??谑虚_展了全面整治行動,同時強化規劃控制、推進立法保護。
2013年海南省決定,將海南農墾總局管轄的國營三江農場和9466畝灘涂水產養殖區整體移交??谑泄芾?,納入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總體保護和控制范圍,實施退養還林,并規劃為三江紅樹林省級濕地公園。而在東寨港以北1000多公里外的浙江省溫州市,人們正在努力打造中國最北端的紅樹林,同樣究竟先投資自然還是先投資產業,也是一道需要解答的難題。
中國最北端的紅樹林
溫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介于北緯27度03分至28度36分之間。這里的緯度比海南東寨港要高7度、年平均氣溫低5攝氏度。曾有觀點認為喜熱的紅樹無法在此存活。然而以開拓精神著稱的溫州人卻并未就此止步。陳傳寶是西門島村的支部書記,他說島上的居民原來都以打魚為業,卻早在60多年前就開創了引種紅樹的先例。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僅僅是西門島漁民自發種植過紅樹,浙江省林業部門也曾把紅樹作為沿海防護林的樹種,在舟山、寧波象山到臺州以及溫州沿海等地都種植過。2006年前后,溫州市舉行了紅樹林專題論證會,討論今后究竟要種什么、怎么種以及種在哪里。
2007年,陳秋夏他們開始從造林地和樹種的選擇兩方面入手進行試驗:一是尋找氣溫較高、地勢、高程等適合紅樹林生長的區域,二是廣泛篩選樹種,發掘那些既生長迅速、又能耐寒的紅樹品種。
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成熟,擴大紅樹林面積的挑戰集中在了“投資自然與投資產業到底如何平衡”這一由來已久的問題上。我國的生態補償機制提出于2005年,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近年來,沿海各省在圍填海、跨海橋梁、航道、海底排污管道等工程建設中都陸續開展了海洋生態補償工作。樹排沙島種植紅樹林的資金就來源于政府向臨近的圍填海項目開發單位所征收的生態補償金。
曾經率先種植紅樹的西門島,已經成為海洋特別保護區,并從2013年開始在灘涂營造紅樹林,截至目前面積達到20世紀50年代的1.6倍。
對于正在努力擴大紅樹種植面積的溫州來說,下一步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紅樹林的多少,更為重要的是如何營造出健康的紅樹林生態系統。為了讓中國最北端的紅樹林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溫州市先后出臺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方案》,編制了《溫州市紅樹林保護和修復立法前期調研工作方案》。截至2021年底,溫州市紅樹林已達363公頃,占浙江全省紅樹林面積的75%。
稀有樹種進行人工繁育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除了劃定界碑、建立巡護檢查制度,實施鳥類、昆蟲、禽流感、河流水質動態監測等等各項管理措施外,還不斷對范圍內的紅樹林進行修復,同時對稀有樹種進行人工繁育。
67歲的王式軍是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退休職工,他多年來退而無休,致力于繁育紅欖李這種稀有的紅樹品種。他說自己曾親眼見過枝繁葉茂、蒼翠成林的野生紅欖李林,也目睹了它迅速減少到僅有14株。王式軍不忍心看著它們就此消亡,2013年他主動請纓承擔起了紅欖李的繁育工作。經過10多年的努力,王式軍培育的紅欖李出苗率和野外成活率越來越高。
近年來,隨著《全國濕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等相繼出臺,國家對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的投入不斷加大,各地營造紅樹林的熱情高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進程加速。據統計,全國紅樹林面積在2000年至2020年,新增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的國家之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