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精心書寫高質量發展的首善答卷
游客在北京故宮角樓拍照片。新華社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顧客在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的一家餐廳就餐。新華社發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發展】
“我們從北京的發展中看到了中國的穩健發展?!薄氨本┻@座超大城市發生了令人矚目的新變化,讓我們抓住機遇共成長?!薄拔矣芍钥春帽本└哔|量發展前景,將進一步投資北京?!?/p>
2023年一季度漸近尾聲,“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北京市招待晚宴上,40余位跨國公司全球負責人、外國政要、國際組織和機構負責人“相約春天、重聚北京”,共商合作大計。
北京市民也有自己的樂子。
西城區首批文物活化利用計劃中的首個項目——海派弄堂泰安里“變身”文化藝術中心正式運營;前往藍色港灣“遛娃”的家長們發現,亮馬河游船碼頭總能帶給孩子們別樣的光影驚喜;“在博物館里遇見你”,成為年輕人浪漫的邂逅方式……
努力擴大內需,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加快構建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
進入2023年的北京,處處彰顯著高質量發展的首善氣象。
1.京城人氣伴春來
回天地區首條商業步行街“五一”開街,與地鐵生命科學園站接駁的超極合生匯年底亮相……2023年,北京預計新開23個大型商業項目,約為近4年新開商業面積之和。
近日,《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這也是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第6版改革方案。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北京將打造與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相適應的企業發展生態,實現營商環境全面優化提升,始終保持營商環境首善之區的地位。
進入春天,北京亮馬河6公里航線復航,乘船可一覽二十四橋十八景。2022年9月,北京首次將“水岸經濟”寫入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意見》。
在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更新設計研究所副所長楊丹丹看來,早在漕運時代,北京就興起了水岸經濟。壩河、通惠河這兩條漕運河流的終點——什剎海,就是當時最繁華的地方。
亮馬河、永定河、三里河、北運河等河湖水系的濱水商業和文旅活動方興未艾,水岸經濟賦予古老河流新動力。
伴隨著春天的腳步,京城餐飲業也在加速回暖中。在簋街,走進一些街頭小館,可以看到生意十分火爆,但許多小店不熟悉外賣業務。為幫助更多中小商戶做好外賣,東城區相關部門邀請具備專業數字化運營能力的外賣運營師對餐飲商戶提供一對一幫扶指導。
針對個體工商戶生存發展面臨的經營成本、經營場地、招工用工、貸款融資等問題,北京計劃出臺26條“含金量”高、“保質期”長的具體措施。圍繞鼓勵發展個體經濟新業態,北京將鼓勵個體工商戶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經濟形態,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
在北京,一批老商場也在加速升級改造。東長安街上,賽特購物中心正加速改造,今年下半年將以“賽特+”的新身份重新開業。針對周邊商務辦公人群需求,改造項目大幅增加餐飲比例,形成“日咖夜酒”的社交場景,同時還配置了超市等生活服務場所。
今年,北京還將實施新一輪商圈改造提升行動計劃,完成崇文門、朝青等重點商圈改造提升,推動王府井、CBD加快打造世界級商圈。
2.以文化城開門紅
指揮大師瓦萊里·捷杰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一開票就“秒沒”。楊麗萍領銜的大型舞劇《孔雀》創造5天連演8場的盛況。很多京外觀眾專程到北京,為的就是一場好戲……
異彩紛呈的演出為京城文化生活提供了豐富選擇,北京演出市場持續升溫。僅3月20日至3月26日一周,北京全市138個重點演出場所就開展營業性演出834場,服務觀眾20余萬人次,票房收入4172.8萬元。
如今走進劇場,觀眾能感受到,無論故事創意、舞臺呈現、觀演模式還是互動體驗,都與過去不同了——在北京東城美術館后街的77劇場中,全景沉浸劇場《大真探趙趕鵝》讓觀眾置身于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北京胡同;前門顏料會館古香古色的小劇場里,京韻十足的沉浸式話劇《城南舊事之評書傳奇》,讓人同時感受古建空間和地域文化……
近期的北京演出市場,各種沉浸式演出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創新涌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成為令人矚目的行業現象和文化景觀。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認為,今天的觀眾,對觀劇的視聽享受與欣賞體驗提出了更多需求,而一個好的沉浸式作品需要長時間的孵化過程,需要根據觀眾的體驗不斷調整。沉浸式演出有助于挖掘經典名著、文物古建、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藝術價值和市場潛力,從而實現文化產品的多維度價值輸出。
如今,“在博物館里遇見你”,正在年輕一代中風靡。
北京歷史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是一張金名片。2020年4月,北京將打造布局合理、展陳豐富、特色鮮明的“博物館之城”,這是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內容。
在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白崇看來,北京“博物館之城”的打造起步相對晚,但因為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歷史、文化優勢,一起步就邁上新臺階。
目前,北京正在推動地標性大型博物館群落的形成;探索騰退文物建筑、工業遺產、空置廠房等閑置空間及城市綜合體的利用,引入博物館文化功能;推動中國長城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北京奧運博物館、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博物館等一批代表首都形象的現代化博物館的建設。
3.科創擔當強引擎
日前,第十二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主要結果出爐,北京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26.30%,居全國首位。
北京市科協負責人表示,“十四五”以來,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為實現2025年北京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8%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中關村高度關注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一頭抓科技型骨干企業,一頭抓中小微科技型企業,正不斷培育更多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保持創新發展良好勢頭。
記者從4月2日上午召開的部市共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場推進會議上獲悉,北京將進一步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快成果轉化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抓好創新平臺建設,“三城一區”持續提升創新能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統籌推進“一區多園”發展,努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此前兩天,作為北京市智能檢測裝備產業創新生態大會的“重頭戲”,北京市智能檢測裝備產業創新中心簽約成立,這也是國內智能檢測裝備領域首個產業創新中心。
“北京將進一步推動智能檢測裝備產業落地發展。”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彭雪海表示,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北京將突破一批智能檢測裝備、核心零部件和專用軟件的研發,攻克一批智能檢測基礎共性技術;在應用示范上,將聚焦3C電子、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重點優勢領域,推動一批智能檢測裝備示范應用,培育一批優秀場景和示范工廠。
北京市還集中行業各方力量攻克關鍵技術,解決汽車產業缺“芯”少“魂”難題。
目前,北京不僅有自動駕駛落地的真實場景,還正在孕育我國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日前正式通過國家驗收。這座創新中心建設的22個專業實驗室,除了支撐從虛擬仿真到實車驗證的整車開發,還可做到全流程全場景的應用測試——
車輛系統在環實驗室里,國內某企業生產的最新款自動駕駛汽車原地不動,卻在幾個月的測試期里“跑”了幾萬公里。這一技術從全國真實采集的超過100萬個場景,讓實驗中的自動駕駛汽車“足不出戶”即可應對“萬變”。
今天的北京,正大力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政策保障,以更大力度激發創新活力;進一步壯大高精尖產業,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形成新的增長極。
(本報記者 董城 張景華)(董城 張景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