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為國飲。近年來,隨著消費需求不斷升級,茶山上的綠葉子成了“黃金葉”,處于欣欣向榮發展的“黃金期”。伴隨國家“雙循環”戰略的提出,更為廣闊的全球大舞臺,無疑是中國茶產業發展的新藍海。近日,有著74年歷史根基、36年發展歷程的湘茶老品牌“合作”茗茶,煥然一新重回大眾視野。這一次,它以中高端成品茶的姿態,謀求將發展觸角沿“一帶一路”沿線伸展,引領湖南茶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走出去是機遇題也是必選題
“合作”品牌發布會近日在長沙召開,吸引了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仲華等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前來品鑒交流。
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合作”似乎有些陌生。湖南省茶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重旺介紹后,記者才知道其頗有來歷:“合作”品牌起源于1950年,當時在湖南省供銷合作社體制下,湘茶產業開始了研究、種植、生產與銷售工作。1988年,湖南省供銷合作社授權湖南省茶業集團注冊“合作”品牌商標。
在該品牌首店人民東路店,記者看到,門店以連鎖店形式推出,產品名稱也以“合作”之意為延展,分別有“志合”“和合”“六合”“1950”等系列,將品牌起源、志同道合、和氣生財等元素嵌入其中。
記者了解到,這個復活新生的老品牌,發展定位相比其他品牌茶、名優茶,更有一份推動湘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感:為湘茶走向全球舞臺拓荒開路,引領湘茶出海向產業價值鏈高端邁進。
在國家“雙循環”發展戰略下,走出去,在湘茶人看來,是機遇題也是必選題。
12月初,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的商業零售連鎖經營商Linh Vu一行來到長沙考察茶產業,尋求茶品牌合作商。他與湘茶的結緣始于年初在胡志明市召開的一次國際食品博覽會。他在展會上比較詳細了解湖南茶產業的整體情況、茶產品質量體系、茶產品的價格特色等情況后,便有了這次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到訪和考察。
“東盟十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2022年正式生效后,越南客商在考慮更換供應商,以降低貿易成本。我們全產業鏈生產銷售以及高端成品茶的經營模式,正適應了客戶的需求,這也讓我們看到走出去的機會在哪里。”湖南省茶業集團副總經理王彩艷說。
隨著國內茶產業的發展,茶葉產量持續增長,到全球市場去搶灘,是各個茶產區不可忽視的議題。統計顯示,過去10年,全球茶葉的消費量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人均茶葉消費量以2.5%的年度增速提升。這種增長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尤為明顯,如東亞、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出口海外市場也一直是湘茶提升產業綜合產值的渠道之一,但這一次又有所不同。記者了解到,湖南省過去同許多茶產區一樣,以出口粗加工的毛茶為主,量不小但價不高。復興并推出“合作”品牌,則是在探索走出一條出口成品優質品牌茶的路線,到產業價值鏈的中上游去提升茶產業的價值。
搶灘海外市場,老品牌有新優勢
如果從目前全球經濟的溫度、復雜國際形勢下開拓海外市場的難度來看,似乎湘茶謀求更大的海外市場并不是一個好時機。
記者查閱中國海關數據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茶葉出口量17.20萬噸,較2023年同比減少1.67%,出口額6.55億美元,較2023年同比減少22.41%。
在茶葉出口不如預期的情況下,湘茶如何去占據有利的位置、開發有效益的市場?對于這個問題,周重旺信心滿滿。
信心之一來自龍頭企業多年沉淀下來的產業發展模式優勢。
作為湖南省茶產業的龍頭企業,湘茶集團從種植、制作、包裝、銷售、研發到茶文化傳播,構建起全產業鏈發展的優勢。以重要的生產源頭為例,101個茶園基地總面積達到65萬畝,其中14.5萬畝通過六項國際認證,無論是作為食品還是農產品,它都有優質的原材料保證,以及規模化生產的成本優勢。
信心之二來自供應鏈優勢。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共建的深入,在中國與沿線國家茶葉貿易加深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湖南茶通過這趟“便車”走向海外市場。例如,湘西十八洞黃金茶在2023年10月首次出口香港,今年4月份,南岳云霧茶首次出口俄羅斯。
湘茶集團作為湖南省最為主要的茶葉出口企業,自1956年成立以來,在過去數十年的經營中,已經將銷售的觸角和產品延伸至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超過8000萬美元。在海外的亞馬遜、沃爾瑪、eBay等跨境電商平臺同樣進行了入駐。而今推出品牌茶走向海外,有多元的渠道、多年的經驗和市場的資源打底,心態上也更為從容。
自盛唐以來,中國茶就經絲路銷往海外,因為它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王彩艷表示,“合作”品牌的推出,代表著湖南茶在外貿領域要實現從原料茶出口到品牌茶出口,從茶產品輸出到茶文化輸出的重要戰略轉型,力爭通過3年時間在全球市場將終端門店網點鋪設到5000家,以湖南茶會世界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