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9月,多只上證科創100ETF、中證2000ETF密集發行,ETF發行迎來一波小高峰。數據顯示,9月共成立25只ETF,合計發行份額超150億份,數量和規模均創下今年以來月度新高。
【資料圖】
從規模看,多只產品發行規模突破20億元。在這些新發ETF中,機構投資者扎堆出現,不少產品的前十大持有人均為機構投資者。
9月新發ETF均為股票型
9月,ETF迎來發行高峰。Wind數據顯示,9月新成立25只ETF,合計發行份額156.79億份,無論從成立數量還是規模來看,均創下今年以來ETF月度發行的新高。今年7月,新成立ETF發行份額113.78億份,僅次于9月;此外,今年5月,新成立ETF發行份額也超過100億份。
具體來看,9月新發的25只ETF均為股票型ETF,其中,四只上證科創100ETF發行規模遙遙領先,發行份額均超過13億份,博時上證科創100ETF發行份額達26.61億份。此外,成立于9月的10只中證2000ETF的發行規模也較為可觀,匯添富中證2000ETF發行份額達12.13億份,在10只中證2000ETF中居前。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共有107只ETF發行,合計發行份額752.87億份。去年同期,共有111只ETF發行,合計發行份額1235.25億份。與去年相比,ETF發行只數不相上下,但發行規模卻有很大差距。盡管整體發行規模不及去年同期,但股票型ETF整體規模卻逆勢增長。2022年底,股票型ETF規模為1.08萬億元,今年9月底股票型ETF規模達1.28萬億元。這意味著,今年以來,股票型ETF規模逆勢增長2000億元。
從單只產品看,除了上證科創100ETF、中證2000ETF發行規模較大外,工銀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嘉實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南方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等多只央企相關ETF發行份額均達到20億份。
機構扎堆進場
將于10月11日上市的華夏中證港股通內地金融ETF上市文件顯示,截至9月26日,該產品的前十大持有人出現了兩家外資機構,瑞銀集團持有該基金2000萬份,為第二大持有人,巴克萊銀行也持有該基金1000萬份,位列第三大持有人。該產品第一大持有人為國君資管旗下的一只FOF資管計劃,上海理臻投資旗下的一只私募基金也位列該ETF第十大持有人。
發行規模較大的幾只上證科創100ETF,機構資金也活躍其中。9月15日上市交易的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截至9月8日,前十大持有人中超半數為機構投資者。其中,外資機構巴克萊銀行持有該基金1000萬份,多只私募基金和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也位列前十大持有人名單。
同樣于9月15日上市的銀華上證科創板100ETF,截至9月8日,該產品前十大持有人幾乎全部為機構投資者,除了券商、券商資管計劃、私募基金等機構,前十大持有人中還出現了險資的身影,泰山財產保險自有資金持有該產品。
中證2000ETF同樣受到機構青睞。華夏中證2000ETF前十大持有人中,機構投資者占據9席,廣發中證2000ETF前十大持有人包括兩家券商和世紀匯投資、銀葉投資等私募旗下產品。
基本面因素利好權益資產
國慶長假過后,市場將如何演繹?三季報披露窗口期應重點關注哪些方向?
對此,金鷹基金認為,當前權益市場在磨底的過程中,投資者應保持耐心。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表示,雙節假期的基本面因素整體利好權益,國內呈現景氣度持續修復,部分經濟指標繼續回升,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改善,假期消費火爆。行業配置上需要關注基于基本面修復的兩條主線:一是新能源鏈,長期需求持續,疊加產業投資趨緩,供需關系有望接近歷史底部;二是大消費鏈,其下行風險相對較低。
步入10月,A股即將進入三季報披露窗口期。富國基金認為,隨著海外利率上行對A股的沖擊逐漸鈍化,有助于市場的風險偏好修復,市場屆時將更加看重基本面的驗證。10月中旬是上市公司三季報預告集中披露期,而10月底則是三季報披露截止期,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將成為投資者的重點關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