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廟是怎樣的景點?
武威文廟位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崇文街172號,始建于明正統二年(1437年),明正統四年(1439年)建成,兵部右侍郎徐晞主持,總占地面積30096平方米。
武威文廟保持著廟學合一、文昌宮與孔廟和而不同的“三足鼎立”整體格局,保留了從明代至民國各個時期的建筑,在斗栱和梁架結點兩方面具有濃郁的河西地方特色,是研究河西傳統建筑、儒家文化和文昌文化內在關系的重要實例。
武威文廟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98米,東西寬152米,總占地面積30096平方米,由三組建筑群組成,東為文昌宮、中為孔廟、西為涼州府儒學院(又稱“涼州府學”),均對稱布局于南北向平行軸線上,保持著原始院落格局,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廟,明清之際譽為“隴右學宮之冠”。其中,涼州府儒學院基本毀于民國地震,孔廟和文昌宮占地面積為15300平方米。
武威文廟內有哪些景觀?
山門
山門是文昌宮南端第一座建筑,位于文廟東南角,為文廟日常對外出入口,面闊三間(12.4米),進深兩間(6.0米),高7.1米,懸山布瓦頂,施中柱,三柱五檁。正門上方書“斯文主宰”。門前置有石獅、抱鼓石。
桂籍殿
文昌宮主殿桂籍殿為單檐歇山頂建筑,寓意蟾宮折桂,建于臺基上,殿南方的牌坊懸掛著匾額“桂宮傅籙”,面闊五間(20.0米),進深五間(19.9米),高9.1米,前廊梁架上懸掛著40余塊匾額,其中殿門正上方懸掛著“萬世文宗”匾。
崇圣祠
崇圣祠位于文昌宮最北端,面闊三間(13.8米),進深兩間(8.0米),高7.3米,歇山布瓦頂建筑,其名稱為后人之訛。
據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武威縣志》載“尊經閣五楹,下即崇圣祠”,清代崇圣祠位于孔廟尊經閣下而非文昌宮內,而位于文昌宮內的“崇圣祠”為民國修建,非原崇圣祠,后人訛傳為“崇圣祠”。
泮池、狀元橋
泮池位于孔廟南第一進院落內,北為欞星門,南為影壁“萬仞宮墻”,平面呈半月形,池上原有木構拱橋,俗稱狀元橋,供中狀元的儒生朝拜祭禮時步行過泮池。1980年,對泮池和狀元橋進行維修,木橋改為石拱橋?,F代為高考學子祈福之地,從橋上走過,在橋兩側系上紅絲,以祈求孔子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