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豎立著“水深危險,嚴禁游泳”的警示牌,一邊眾多市民在河里玩得起勁。這樣的現象近日在魚峰區九頭山村附近的雞喇河堤邊屢屢出現。“嚴禁游泳”的警示牌一眼就能看到,為何還有人視而不見在此“野泳”消暑?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現象:
天然水域成公共游泳池
近日,記者在雞喇河堤看到不少市民來到附近水域游泳消暑,其中不乏老年人和小孩,下河游泳的市民普遍集中在近岸水域。前來游泳的70歲市民李明生告訴記者,岸邊水域有一個緩沖臺階,水沒那么深,越往河中間水就越深。記者發現,在下河游泳的必經之路旁,就豎著一塊“水深危險,嚴禁游泳”的警示牌,上面掛著救生圈和救生繩。這樣的警示牌在河堤附近共設有11塊,救生設備有7套。
市民:
選擇“野泳”事出有因
市民為何冒險“野泳”?記者了解到,游泳池少、費用貴、場地小、擔心水質不干凈是主要原因。李明生表示,游泳池的場地有限,夏天人一多,在里面根本游不動。從水質來看,他認為自然水域的流動水相比于游泳池的水更干凈一些,所以選擇下河游泳。對于警示牌所示的“嚴禁游泳”,李明生表示,雖然該水域設立了警示牌,但天氣炎熱難耐,他有消暑的需求。
“如果附近有游泳池,我們肯定首選到游泳池游泳。但附近沒有游泳池,而這片水域離我們是最近的,所以就來這游了。”正準備下河“野泳”的市民覃水仙說。在岸邊等待家人游泳上岸的市民周心瑀也表示,她的家人覺得游泳池收費貴,所以才選擇“野泳”。
河堤管理人員:
無執法權只能勸阻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占總溺水死亡人數的56.04%。雞喇河堤段位置比較偏僻,其救生設備只有掛在警示牌上的救生圈和救生繩。
天河社區網格員易偉宏是該河堤的負責人,他表示,社區每天都有人到河堤附近巡查,周一到周五早上和下午、周末早中晚各巡查一次,主要查看救生設備是否完好及是否有人私自下河游泳。但由于沒有執法權,即使發現有人下河游泳也只能對其進行勸阻,無法強制其離開。
水利部門:
有針對性禁止下河游泳
記者從市水利局工程監督管理科了解到,依據相關規定在該水域設立警示牌,主要用于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發生。在有成人陪同及有其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是允許游泳的,但若沒有成人陪同,則嚴禁未成年人下河游泳。
對于“野泳”存在的危險,這名負責人說,河水表面看似平穩,但河流深處的危險是無法估測的,如水中的石頭、淤泥、水草等都可能暗藏危機。面對這樣的危險情況,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應自行負責,而未成年人心智不夠成熟,安全意識較弱,警示牌主要為防范他們私自下河游泳所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