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預算,減投入,國內職業足球“去泡沫化”刻不容緩——
中超“金元時代”漸去難返
經過近5個月的等待,主題為“喚燃億心”的新賽季中超聯賽終于在上周末正式揭幕。
與賽會制、分階段、調整降級名額和外援政策等戰“疫”時期的聯賽新政相比,本賽季中超聯賽在投入和運營方面的變化更引人注目。
降預算、減投入、降薪、大牌引援幾乎絕跡……與前幾個賽季的金元風暴形成鮮明對比,本賽季的中超聯賽正處于緊縮銀根,削減投入的經濟轉折點。
當中超“金元時代”漸去難返,職業聯賽的“去泡沫化”能否給中國足球帶來更多生機?
“近幾個賽季,大多數職業俱樂部投資人的經營壓力都很大,再加上受到疫情影響,各家俱樂部減少預算、調整經營的決心變得更堅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超俱樂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作為“降預算、減投入”的重要風向標之一,內外援引進的“精打細算”,成為今年各中超俱樂部的主流選擇。
據統計,2019賽季冬季轉會期,中超引援花費高達2.137億歐元,位列全球第一。
但在剛剛過去的2020賽季冬季轉會窗,隨著中國足協轉會調節費和外援限薪令的出爐,以及各家俱樂部經營思路的轉變,外援引進大多走“買對不買貴”的路線。
據統計,此次轉會期中超各隊共新簽外援17人,無一人突破足協規定的4000萬元轉會費上限。
本賽季中超在內援轉會方面更是謹慎,以往動輒幾千萬甚至近億元人民幣的內援轉會銷聲匿跡,內援流動更多采取自由身加盟和年輕球員轉會的方式。
以本賽季一口氣引進11名內援的上海申花為例,由于轉入球員基本都是自由身或者租借,因此其最終轉會費支出幾乎為零。
2011賽季晉級中超的廣州恒大,以巨額投入,大牌引援為中超“金元聯賽”按下啟動鍵。
但恒大在本賽季異常低調,不僅內外援引進幾無動作,還主動放行了幾位高薪老將,并出臺《足校球員晉升一隊限薪令》,規定未來恒大足校學員在一隊效力期間的頂薪不能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
根據廣州恒大此前發布的2019年財報,恒大俱樂部在2019年總收入達到9.489億元,但總成本高達28.9億元,整體虧損為19.4億元。
除了恒大,山東魯能在本賽季開始前進行了俱樂部股權變更,上海上港也傳出有可能不再和浩克等高薪外援續約的消息,大連人俱樂部則從高薪請大牌轉向培訓年輕球員……
不計成本的瘋狂投入,缺乏造血的惡性循環,嚴重透支俱樂部的生存基礎,絕非一個成熟職業聯賽應該有的經營模式。
在中國足協公布的2020賽季三級職業聯賽準入名單中,上海申鑫、遼足等11家俱樂部因欠薪被取消準入資格,同時天津天海等5家俱樂部主動申報退出職業聯賽。
多達16家俱樂部因為入不敷出而告別職業聯賽,已凸現近10年來金元橫行、物價虛高引發的惡果,足夠為整個職業聯賽乃至中國足球發出警告。
在日前結束的本賽季中超首輪比賽中,某足球評論員對于申花高薪外援沙拉維在比賽中的消極怠工表達了不滿:“哪怕以前是意大利國腳,他(沙拉維)這種丟球就不管了的行為,最多也就值50萬人民幣。關鍵這種態度還會給其他隊員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有評論指出,與其讓這樣的所謂大牌外援占據主力位置,還不如給本土年輕球員更多機會。
對于金元足球給中國足壇造成的危害,有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表示:“不計成本盲目投入,只會助長短視和功利,使得整個足球圈只在乎利益,而沒人在意中國足球究竟應該如何發展。”
曾在中超聯賽執教過的韓國教練樸忠均,則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對中國足球發出了自己的忠告:“中國球員為什么沒有對足球那種執著的追求,中國球員究竟以什么樣的心態和想法對待足球,我覺得大家或許能夠從他們的合同中尋找到答案。”
樸忠均坦言中超和中國足球正在學習先進足球的經驗,但如何進一步提升球員的求生欲望和意志力,真正搞明白為什么而踢球,仍然是中國足球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記者了解,在今年首次推出限薪令后,中國足協正在醞釀更為嚴格細致的職業聯賽薪資調控政策,球員合同年薪、獎金、工資帽等細則將更為規范,以推動聯賽可持續發展。(李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