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隊正式解散了,球員們已經開始找別的隊(試訓)了,非常遺憾。”拉薩城投俱樂部總經理顏培龍說,“我的心情還算比較平靜,現在俱樂部要考慮退出職業聯賽以后,青訓梯隊、校園足球和社會足球方面的工作是不是接著做。”
就在其余中乙球隊終于看到乙級聯賽開賽曙光的時候——中超聯賽預計7月中旬以賽會制形式啟動,乙級聯賽也將隨后開啟這個特殊的新賽季——兩個月前還雄心勃勃希望能在今年乙級聯賽完成“沖甲”重任的拉薩城投,6月4日下午下發了一份改變球隊命運的通知,“宣布一線隊解散”,一來一去,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最底層的浪花又被卷走一朵。
“我們去年12月初就開始冬訓了,一直到4月底在成都放假,這個賽季我們是決心出成績的。俱樂部去年投入超過3000萬元,大部分是教練團隊和球員的工資,作為一個中乙俱樂部來說,非常不容易。”顏培龍說,“但西藏足球的發展還是比較落后,而且主場長期不能放在西藏,很難得到本地球迷支持,導致我們的整體參與感不是很強,沒什么話語權。”
十幾年前的乙級聯賽還是業余聯賽,西藏足球經歷了很長時間空白期,直到2017年3月,拉薩城投足球俱樂部注冊成立,拉薩城投是西藏最大國企,經濟實力雄厚,西藏的職業足球這才算有了模樣。
拉薩城投這支特殊的球隊經歷過兩任主教練,兩位都是中國足球的“老人”:2017年拉薩城投打業余聯賽(中丙聯賽)的時候,是謝育新執教,2018年打冠軍聯賽和2019年打乙級聯賽、足協杯的時候,主教練是曾經帶云南麗江沖甲成功、獲得過中乙最佳教練的張彪。3個賽季的時間里,兩位“老足球人”盡心盡力,幫助拉薩城投一年一個臺階打進職業體系,但現實的困難,還是讓這支球隊“主動”告別了職業足壇。
“很理解他們隊,但拉薩確實不合適比賽足球,之前去過的人說踢半場必須吸氧。”有乙級聯賽球員和記者提到過拉薩主場的“硬傷”。
青藏高原名不虛傳,拉薩海拔約為3600米,普通游客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何況職業球員——足球比賽絕大多數時間都充斥著球員們的激烈對抗和頻繁往返沖刺,習慣了在海拔高度兩位數甚至個位數的城市生活、訓練、比賽,球隊自然不愿遠赴拉薩“冒險”,哪怕每個賽季只去一趟。
拉薩城投俱樂部希望用“折中”的辦法贏來“回家”的機會:把最理想的拉薩主場換成林芝主場——林芝在拉薩市東部,海拔約3000米,2018年年底,俱樂部已經完成了對林芝體育場的改造,如果可以落實主場設置,接下來的基地建設便能配套展開。
“去年年底西藏自治區體育局領導帶隊到中國足協,說把球隊的主場放在林芝,不放在拉薩了,希望中國足協考慮俱樂部的實際困難,完成林芝主場的準入。”顏培龍說,“中國足協答應協調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到林芝去進行論證,我們認為林芝是有條件完成足球比賽的。”
受疫情影響,拉薩城投俱樂部主場回遷的論證工作,最后只能由俱樂部自己完成——西藏自治區體育局和西藏自治區足協盡最大努力幫助俱樂部完成了論證報告的匯編,論證報告的結果是林芝符合足球比賽的要求。
但這樣的結果仍然無法抵消中國足協和乙級聯賽對手們對“西藏客場”的擔心。
最該幫西藏足球的自然是為職業聯賽服務的職業聯盟。
身處中國足球“食物鏈”頂端的國足賽事和中超聯賽,每個賽季至少要消耗掉超過一半的有限足球資源;國字號球隊的集訓、比賽,都享受最高規格的后勤保障;中超聯賽一個賽季16家俱樂部的投入超過百億元人民幣;媒體在這兩方面的報道數量幾乎占據所有足球版面,看上去“在中國,足球很熱”。但“冰山一角”之下,卻有更多的事實不斷證明“在中國,足球不那么熱”:只能存活幾年的職業俱樂部,討薪不成的球員,難見報道的甲級聯賽,無人問津的乙級聯賽……尚未成熟的足球文化與缺乏養分的足球土壤共生,這對于地處高原的球隊來說顯然過于殘酷。
5月23日,中國足協官網刊登符合中乙聯賽準入名單(總共21家俱樂部),拉薩城投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在列,可10天之后,拉薩城投還是無奈“散伙兒”。這真令人惋惜——西藏球迷對足球的熱情不亞于許多內地城市,藏族球員也開始在球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在西藏舉辦足球賽事,也有助于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但“高海拔主場”的難題,還橫亙在職業聯賽經營者的面前。(記者 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