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澆灌科技創新,今年以來相關政策工具密集落地。此前,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在科技資源集聚的地區,規范建設科技金融專業或特色分支機構,專注做好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
中國央行著力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加大對科技創新和設備更新改造的金融支持,讓信貸資源更多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資料圖】
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3.88萬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0%。“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為4.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5%。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32.90萬億元,同比增長14.5%。以上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科技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往往面臨資金短缺、風險管理、市場拓展等多重挑戰。業內人士認為,保險資金期限長、來源穩,高度適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發展的資金需要,可加大對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相關創新企業的投資力度。
今年8月,中國人壽與天津大學先進碳與能源材料實驗室簽署實驗室一切險保單。據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內此前在實驗室安全方面尚無針對性的保障服務,一切險產品打破了傳統責任險應用場景壁壘,突破了保險產品限定承保范圍,實現了全場景、全風險單位承保,彌補了實驗室與科研機構的風險管理短板。
這是金融機構持續創新科技金融服務供給的縮影。針對各類科技創新活動的實際需求,金融機構推出了各式各樣的金融產品。
支持科技創新還要敢為人先。在上海的東南角,灘涂上長出來的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于2024年8月20日迎來五周歲生日,而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臨港集團”)作為臨港產業區的開發主體正式揭牌成立,就此與國家戰略和上海城市發展深深連接在了一起。
“我們要讓園區成為‘長企業’的地方,而不只做收租的房東。”作為以園區開發、配套服務和相關產業投資為主業的大型開發主體,臨港集團致力于為園區內企業謀發展。而如何用金融力量撬動社會資源流動,為臨港新片區建設“拉滿”金融動力,也是農行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分行負責人金蓮明最關心的問題。
在金蓮明的帶領下,農行上海新片區分行深入了解園區經營發展動態,成功對接集團各園區落戶科創公司,為支持建造國內首座12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自動化晶圓制造中心項目,向企業發放2.25億元項目貸款,以金融“活水”助力解決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問題;提供9.65億元授信,助力世界首條3萬升大規模哺乳動物細胞生產線落地臨港,該條生產線規模屬世界首創,反應器單罐體積世界第一,填補了我國生物藥產業化過程中的核心設備與關鍵技術空白……
一個個重點項目接續落地,截至目前,農行上海新片區分行已為園區內企業提供授信超30億元。
支持科技創新還需要資本市場。北交所是我國最年輕的證券交易所,在今年9月剛迎來3周歲生日。自設立以來,北交所錨定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目標,持續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據悉,北交所積極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支持符合新質生產力方向的企業上市發展。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八成以上投向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領域。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超九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占比近八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超一半,9家公司獲得國家級“單項冠軍”認證,16家公司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據介紹,借助資本市場融資支持,部分創新型公司在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關鍵技術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部分企業專注產品創新,在半導體等領域榮獲單項冠軍,發揮了穩鏈補鏈強鏈的重要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張曉晶認為,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要把握科技創新規律,理解“過猶不及”。在科技創新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資金不夠或者投機等現象,“過猶不及”的產生是科技自身的規律。要特別強調科技創新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基本規律。此外,要有一定的容錯機制。微觀層面要允許投資失敗,宏觀層面要容忍波動與泡沫。(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