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經過近十年的馬家窯遺址考古發掘,揭露面積近4500平方米,發現早期壕溝、房址、窯址等遺跡遺存94處,收集陶器、石器、骨器等人工遺物樣本60多萬件,揭示了許多能夠實證當時社會形態的遺跡遺存,推出了一大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將中國文化起源的討論引向高潮。
2021年6月,拍攝的馬家窯彩陶,圖案類似古人“自畫像”。(資料圖)艾慶龍 攝
今年是馬家窯文化發現100周年,也是馬家窯遺址考古發掘10周年。12日,第七屆馬家窯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蘭州舉行,甘肅定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蘭軍介紹說,將于9月26日在該市臨洮縣舉行第七屆馬家窯文化節開幕式,同時舉辦黃河文化旅游帶宣傳推廣聯盟大會、首屆洮河流域文化旅游聯盟大會。
據徐蘭軍介紹,本屆馬家窯文化節將與南京博物院、青海柳灣博物館、瑞典遠東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策劃四地聯展,促進文化交流互動。
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馬家窯遺址并命名,由此,當地在業內名噪一時。該遺址也是迄今為止甘肅發現最多、分布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遺址,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
因早期的人們忽視其價值,而使馬家窯陶罐呈“碎瓦爛片”,散落民間,那時候的黃河上游民眾“不識貨”,陶罐若是完好無缺,就拿回家用作米面容器;若是破些角、缺個蓋,則隨意丟棄,坊間傳言“土罐罐不值錢”。
2021年9月下旬,圖為以馬家窯文化為元素制作而成的文旅產品。(資料圖)閆姣 攝
多年以來,當地官方致力于保護和傳承馬家窯文化,在中小學校推行陶藝體驗課,打造馬家窯文化產業園彩陶小鎮(以下簡稱“彩陶小鎮”),并為彩陶藝人提供創作基地……2017年舉辦首屆馬家窯文化藝術節,向全世界展現“彩陶之鄉”的千年文化。
近年來,臨洮縣作為馬家窯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不斷深入實施“文化名縣”戰略,著力在挖掘、研究、傳承、保護馬家窯文化上下功夫。
臨洮縣委書記張振亞說,下一步,將全面做好馬家窯文化前期挖掘成果的梳理剖析、整理研究,建立文化資源庫,持續加強與國內外考古機構的協作,從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脈絡中揭秘馬家窯文化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
同時,將科學編制好馬家窯文化挖掘研究和傳承保護規劃,加強自然遺址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加快推進馬家窯文化研究展示中心、馬家窯遺址博物館等項目建設。
“我們將緊抓馬家窯文化節及中秋國慶雙節契機,謀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進一步提升臨洮縣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加大馬家窯文化命名地的影響力。”臨洮縣旅游服務中心主任胡麗麗說。(完)
標簽: 馬家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