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南外高中的電子班牌。學校供圖
人臉識別門禁、無感校園、智慧班牌、教學觸控一體機、多系統貫通、隨處可見的信息屏……這些“未來學校”的教學場景發生在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南外高中”),而這所學校也是全國首家使用騰訊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的學校。
今年,深圳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校42所,其中36所新學校于9月開學,南山區也迎來了8所新學校,南外高中是其中之一。記者探訪發現,作為一所新學校,南外高中運用智慧校園+教育理念,給予學生最大的選擇權,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讓教師更多成為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者。
不到1秒就能完成身份驗證
9月18日,記者來到南外高中,見到了這樣一幕:滿頭大汗的學生跑到“智慧校園”的校門閘機,稍一停頓,門順勢就開了。記者跟上,門關了,報警聲卻響了起來:“非法闖入,請刷卡。”
“我們這套系統來自騰訊,它只是‘騰訊智慧校園’的一個部分。”南外高中校長馮大學向記者介紹說,我們提前采集了學生的照片進入數據庫,攝像頭只要一捕捉到學生的臉,就會與數據庫進行比對,不到1秒就能完成身份驗證,1分鐘可以過30個人。而且系統識別的具體時間、照片也會即時推送給家長。
記者來到教室門口時發現,一個個平板電腦大小的電子班牌上“溫馨提示”正在循環播放,班牌的右下角是貼卡入門的感應區。“這塊班牌集合了非常多的功能,包括學生考勤、班級課表、家校聯系等信息,還代替了墻體宣傳,成為班級文化、校園新聞信息實時發布陣地。”馮大學向記者介紹,現在班牌的功能還沒被完全開發出來,將來它會成為整個學校的信息接口,將所有信息整合展示。
8月30日,“騰訊智慧校園標桿示范校”的牌子就已經落地南外高中。老師在線智能排課、考勤,實現無紙化辦公;家長能通過手機實時、多維度掌握孩子在校情況;學校通過大數據分析教學效果、制定教學計劃,掌握日常運營數據,實現統籌管理。
“此前在全國應用騰訊智慧校園的學校已經有1.2萬多所,但多數只處于初步的軟件應用階段”,騰訊智慧校園總裁潘鴻雁表示,南外高中使用了騰訊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深度應用于全校的軟硬件設備和大多數校園場景。騰訊計劃將這里的領先成果和經驗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全面打造全國中小學信息化應用的標桿示范。
“點陣筆”呈現學生思考過程
老師站在講臺上,用手指劃過大屏幕,一條紅色波浪線就出現在屏幕上。“這是一塊86寸的教學觸控一體機。它既可以代替黑板,又可以實現多媒體教學。”南外高中信息中心教師胡畔向記者介紹說,這個一體機可以實現安卓、蘋果多端口接入進行手機遙控和展示,還可以連接視頻展臺,同時展示多份作業,操作簡便又相當實用。
“現在‘智慧校園’還在完善中,后續還有8套子系統會陸續進入學校”,馮大學介紹,“點陣筆互動課堂”和“組卷題庫”與教育教學的關系最為密切。前者作為智慧校園信息收集的一部分,可以進一步收集學生的筆跡信息,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整個思維過程;后者則基于騰訊積累的龐大題庫,為教師出題減輕壓力。
“點陣筆互動課堂”在學生端包含了一只智能手寫筆和一本用繪有極其細小紋路(幾不可見的識別碼)的紙做成的本子。手寫筆的筆尖附近有微型感應器,通過不斷掃描紙張上的紋路來對學生筆跡進行實時記錄。同時,通過學生筆尖的停頓時間、涂改情況等數據來分析學生的思考過程,最終形成分析報告,作為老師教學的參照。
“點陣筆技術為課堂打開了一扇門,它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筆跡實時記錄。”馮大學表示。事實上,如果點陣筆可以配合AI智能識別與題庫系統,就可以做到對學生作業的實時批改,這將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此外,南外高中有麻省理工Fablab實驗室、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環境實驗室、哈工大大疆Robomaster機器人實驗室、數據媒體AI實驗室和航空航天實驗室等9所實驗室正在建設。馮大學表示,新學校有足夠的場地、充足的資金來為學生的興趣和未來投入。
智能硬件是基礎管理理念是核心
“‘智慧校園’這些硬件配置是基礎,管理理念才是核心”,馮大學表示,抄襲的作業毫無意義,只有學生自主管理,有選擇地做題才是高效的,學生可以把作業的真實情況呈現給老師。目前,南外高中已做到考試無人監考、學生自主自習、作業自主選擇。“充分相信學生使得學生不僅做到了,還超出了預期”。
9月10日教師節那天,南外高中的學生們送給了自己的老師一份“特別的禮物”——一份自我學習,為老師“減負”的倡議。
“所有智慧校園系統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為老師和學生減負”,馮大學表示,期待借助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進一步減輕一線教師的壓力,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創新,成為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者、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者,預計明年5月,智慧校園系統會整體建成。
“早上進校門、中午吃飯都可以‘刷臉’;學校里處處能看到信息,課程、老師、作業都可以自主選擇;離開學校時,燈光、空調、窗戶可以自動關閉,不用擔心安全。”馮大學勾勒出他心目中的理想校園。(記者 陳熊海)
標簽: 人臉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