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超百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4項實驗成果稱,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IF)在通往實現核聚變目標的路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獲得了所謂的“燃燒等離子體”,這意味著核聚變燃燒可以由反應本身產生的熱量來維持,而不是靠輸入的激光能量。
美國密歇根大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家卡洛琳·庫蘭茲解釋說,核聚變將氫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形成重原子核。當產生的原子質量小于參與反應的原子質量時,多余的質量就會轉化為能量,釋放出大量光和熱。核聚變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也不會產生其他污染物。而反應所必需的燃料氫氣,在地球上的儲量足以滿足人類長達數百萬年的能源需求。“核聚變產生的基本上是無限的清潔能源。”
在本研究中,科學家將包含192束激光的巨型激光陣列靶向一個小“膠囊”內的彈丸,將其加熱到1億攝氏度,制造出了巨大的能量爆發,獲得了“燃燒等離子體”——盡管只持續了萬分之一秒,但足以證明實驗取得了成功。
研究人員指出,在2020年11月和2021年2月進行的4次實驗中,產生了多達0.17兆焦耳的能量,遠遠超過了以前的嘗試,不過仍小于啟動核聚變過程所需的1.9兆焦耳。有研究稱,2021年底在NIF進行的實驗產生了1.3兆焦耳的能量,持續了百萬億分之二秒,但研究結論還未經過同行評議。
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在想方設法研究核聚變技術。35個國家在法國南部合建“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該反應堆使用巨大的磁鐵來控制過熱的等離子體,預計于2026年開始運營。
NIF研究團隊下一步的目標是實現“點火”。當核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大于其消耗的能量時,就會發生“點火”現象。屆時,燃料可以繼續自行“燃燒”,產生的能量超過引發初始反應所需的能量。
研究論文合著者、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核聚變項目首席科學家奧馬爾·哈瑞肯說:“最新研究結果令人興奮,但我們離實用的核聚變能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需要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