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是人類的一種遺傳標記,在血細胞表面的常稱為血型抗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上共有幾百種血型抗原,理論上除同卵雙胞胎外,幾乎沒有兩人的血型相同。ABO和Rh血型是與人類輸血關系最為密切的兩個血型系統。
血型,通常是指紅細胞ABO血型系統,就是指血液中紅細胞所帶不同的抗原物質而言的,有A、B、O和AB四種血型。分類原則為看紅細胞上有無A、B抗原,即只有A抗原稱A型;只有B抗原稱B型;無A抗原、B抗原的稱O型;有A抗原、B抗原的稱為AB型。
那么,人們常說“O型血是萬能供血者”真的是這樣嗎?
要注意的是,因為O型血紅細胞上沒有A、B抗原,所以O型紅細胞可以在主側配型相合時,給A、B、AB型的患者輸注,而不被受血者血清中的相對的抗A或抗B抗體結合,因而輸入的O型紅細胞不受破壞,因此O型血通常被人們稱為“萬能血型”,但事實上,O型血是危險的萬能血型,許多人卻把“危險”二字忽略了。
O型血的血漿中含有抗—A、—B,如果將含有O型血漿的紅細胞制劑輸入A、B、AB型患者的體內,將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如果輸入的血量少,受血者體內的血液量大,通過血液循環的稀釋,和受血者血漿中存在的一些A型或B型的血型物質對O型血清中的部分抗A和抗B抗體的中和,可以把結合的紅細胞的溶血機會降低。
如果輸入的O型血量較大,而且血清中所含抗A和抗B抗體濃度很高,同樣可以發生嚴重的輸血反應。由此可見,“萬能供血者”并非萬能,它同樣潛伏著嚴重的危險性。那種認為O型是萬能血的陳舊觀念應該徹底更新。
目前,醫院給病人輸血時原則上要同型輸注,而且要做交叉配血實驗,都不發生凝血才可以輸。所以,一般情況下,同型血輸入是最理想也是最安全的方式。僅僅當缺乏同型血源的緊急情況下,才用“萬能血型”O型血代替。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宣傳和鼓勵市民獻血,保證血液的正常庫存量,避免血量不足導致的意外狀況發生。 (李軍王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