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健身與化妝無法滿足變美的需求時,醫療美容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特別是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人群消費力增長與互聯網快速發展并行,點燃“顏值”消費熱情。
醫療美容簡稱醫美,是指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的形態進行修復與再塑的過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廣大人民群眾對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增加,醫美逐漸成為各年齡段人群的“新風尚”。據美團醫美發布的《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達1975億元,年復合增速為15.2%。
市場需求不斷被激活的同時,全國多地也在發力打造“醫美之都”。近日,深圳市商務局牽頭起草了《深圳市關于加快商貿高質量發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其中深圳要打造中國“醫美之都”的目標格外引人注目。
爭先打造“醫美之都”
說起“中國醫美之都”這一稱號,它既不屬于北京,也不屬于上海,而是屬于一個西南城市——成都。2018年,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授予成都“中國醫美之都”的稱號。此后,成都成立了專門的醫療美容產業協會,2020年還成立了全國首個醫美產業國有投資平臺,注冊資本1億元。成都“醫美示范街區”“醫美小鎮”“成都醫美節”等概念橫空出世,去成都做醫療美容逐漸成為一種流行趨勢。
成都之所以能成為醫美之都,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導。2017年9月,成都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醫美之都”;2018年,成都市出臺了《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成為全國首個專門針對醫美行業發布市級產業規劃的城市。該規劃提出,成都計劃2025年醫療美容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2030年達到2000億元,打造中國領先、全球知名的“醫美之都”。
成都在其產業規劃中提出,醫美被視為繼住房、汽車、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消費熱點。成都市民樂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新理念,消費觀念普遍超前,具有較強的醫療美容意識。此外,成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具有強大的輻射能力,市場腹地涵蓋云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等西南地區近2億人口,醫療美容消費需求旺盛。
無獨有偶,部門在4月初還聯合出臺了《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其中專門提到“支持海南高端醫美產業發展”,并且在意見中給予了海南發展醫美產業的特別待遇。比如鼓勵醫美機構落戶,可批量使用在美、歐等國家上市的醫美產品;支持國外高水平醫療美容醫生依法依規在海南短期行醫等。
優惠的政策給了海南成為高端醫美消費中心的窗口機會,海南有望憑借政策優待成長為比肩成都“醫美之都”的醫美消費新高地。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屆時可能會形成高端醫美去海南、中端醫美去成都的兩強格局。
事實上,醫美產業的火熱不止撩動了海南,深圳也同樣釋放出了打造“醫美之都”的信號。4月26日,深圳市商務局牽頭起草了《深圳市關于加快商貿高質量發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該意見提出,深圳要圍繞醫美產業研發端、應用端和消費端等關鍵環節,加強規劃布局和產業扶持,吸引人才、資金和市場主體加快聚集,培育“美麗經濟”新賽道的領先企業,打造國際知名“醫美之都”。
將深圳和海南打造成醫美消費新高地,既是和成都的良性競爭,又是和成都形成規模效應、滿足不同層次醫美需求的戰略考量。不過目前來看,海南和深圳尚缺乏發展醫美的產業基礎,在喊出打造“醫美之都”的口號之后,海南和深圳都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和產業培育。
醫美市場持續火爆
不久前,醫美概念板塊上市公司陸續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不少公司業績攀升迅猛,歸母凈利潤基本實現正增長,醫美概念板塊迎來一波熱炒。今年以來,A股醫美概念板塊指數持續走高,截至目前已經從年內低點上漲超過50%,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似乎只是一夜之間,醫美概念就成了資本市場的寵兒。
另外從2020年來看,雖然總體二級市場醫美相關標的頗受追捧,但一級市場熱度不算高,產業上、中、下游2020年均有投融資事件發生。
浙商證券研究分析,隨著醫美上游原材料行業的爆發,市場的關注度也逐漸蔓延到醫美下游終端機構。早期下游機構粗放發展,營銷模式成本高昂,導致行業經營情況難言理想。隨著監管政策不斷趨嚴以及新美大等優質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行業規范度逐漸提升。同時,去年的疫情也加速了下游機構的洗牌,未來行業將向規范度高的大型連鎖化機構進一步集中。在此背景下,眾多新玩家通過收購終端醫美機構積極入局,提升企業價值;老玩家經過多年磨合經營管理模式趨于成熟,與時俱進,鞏固現有優勢。
業內人士表示,綜合考量來看,醫美行業依然處于快速發展期。從國內醫美消費者數量和消費能力來分析,醫美消費是存在高端和中低端、輕醫美和重醫美等醫美消費層次區分的,結合不同城市的醫美產業定位,我國是可以容納更多醫美中心城市出現的。
據了解,我國醫美滲透率仍處低位,相關統計顯示,我國醫美滲透率僅為3.6%,遠低于韓國的20.5%、美國的16.6%、日本的11%。結合我國的消費群體量考慮,醫美行業至少還有一倍的增長空間。
以成都為例,據統計,2015年到2018年,成都醫美產業規模迅速增長,4年時間內從213億元擴張到了487億元。2018年成都醫美機構的數量一度飆升至407家,較之前一年激增131家。優惠的政策、聚合的資源、配套的宣傳措施等為醫美行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成都在醫美產業的發展中嘗到了拉動消費經濟的甜頭。
邁入發展岔路口
互聯網浪潮和消費升級理念有效地構建了消費者與醫美行業之間的鏈接,簡化了上游廠商的分銷環節,整體行業的產業鏈得到空前的完善和發展。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高速發展的行業及可觀的利潤催生了一系列違規違法操作,各類假貨水貨、無專業資質的從業人員和黑醫美機構大批量地涌入這個新興的行業。消費者信任度亮起紅燈,讓本就起步不久的醫美企業面臨更大的挑戰。
據權威機構統計,國內正規醫美機構市場規模約為878億元,而黑市規模約為1367億元,占比高達60.9%,市場上70%的透明質酸和肉毒桿菌素產品均為假貨或水貨。如此驚人的數據對與日俱增的消費需求無疑會起到十分惡劣的影響,制約了醫美行業的發展速度。
同時,黑醫美、黑醫生、黑產品等系列“黑”問題,以及信息不對稱、渠道管理薄弱,各地發展不均衡、不穩定等現狀,正持續考驗消費者的信任度與耐心。另外,國外單一產品無法滿足消費者多元的需求,也呼喚國產醫美盡快打破制約,推陳出新,營造一個健康完善的消費市場。
對于醫美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已經達成了共識。2020年8月,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進一步推進醫療美容行業的規范發展。專家表示,政策的制定是醫美行業強有力的他律,若想涅槃重生,行業內從業各方的自律才是破繭而出的“內力”。
專家表示,從產業角度來看,醫美行業首先要解決的是各種亂象,這需要從國家和行業兩個層面上去規范市場,建立信用體系。其次,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國內龍頭醫美企業發揮自身科技實力,通過創新產品,進一步提升品牌力,最終贏得消費者信任。醫美行業正處于快速上升期,雖然面臨著諸多問題,但目前已經由政府和相關企業牽頭,重新打造生態、產品、信心,引領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才是這些優秀國貨的使命,醫美市場未來可期。(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