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發表于《歷史生物學》雜志上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棲動物,每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
這項新研究還發現,這些大滅絕事件與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毀滅性的火山噴發——洪流玄武巖(大規模玄武巖漿在短時間內噴出到地表上來,100萬年內噴出10萬立方公里以上)發生的周期一致,后者為物種滅絕的發生提供了潛在原因。
6600萬年前,包括恐龍在內70%的陸地和海洋物種突然滅絕,這是一顆大型小行星或彗星與地球碰撞后導致的災難性后果。隨后,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海洋生物的大滅絕(其中高達90%的物種消失)并非隨機事件,其似乎以2600萬年為周期發生。
在這項最新的歷史生物學研究中,美國紐約大學生物系教授邁克爾·蘭皮諾等人研究了陸地動物的大規模滅絕記錄。他們得出結論稱,陸地動物發生大規模滅絕事件的周期與海洋生物相吻合。他們還對陸地物種滅絕進行了新的統計分析,并證明這些事件大約每2750萬年發生一次。
研究人員解釋稱,大滅絕事件并非唯一周期性發生的事件,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地球表面形成的撞擊坑的年齡也遵循與滅絕周期一致的周期。
天體物理學家假設,太陽系每隔2600萬到3000萬年就會發生周期性的彗星雨,產生周期性的影響,并導致周期性大規模滅絕事件。他們解釋道,太陽和行星約每3000萬年穿越銀河系擁擠的中平面一次,彗星雨可能在這些時期出現,并對地球產生重大影響,導致各種不好的環境:大范圍黑暗和寒冷、野火、酸雨和臭氧耗竭,從而殺死陸地和海洋生物。
除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導致物種大規模滅絕之外,洪流玄武巖可能也是“幕后黑手”。他們發現,陸地和海洋生命所有8個同時發生的大規模死亡事件都與洪流玄武巖噴發時間吻合,這些噴發也會導致讓生命很難生存的環境,包括短暫的嚴寒、酸雨、臭氧破壞和輻射增加;長期而言,噴發可能導致致命的溫室效應,以及海洋酸化和氧氣變少。
蘭皮諾補充道:“物種全球大滅絕顯然是由災難性撞擊和大規模火山活動造成的,有時可能是這二者協同作用。”
總編輯圈點
2700萬年太長,只爭朝夕。學者發現,物種的全球性大滅絕有規律可循,每隔2700萬年,地球就會遭到災難性撞擊,失去90%的物種。然后,休養生息,從頭再來。那些曾經興盛的族群,瞬間衰敗;那曾經宜居的地域,也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廢墟。不過,盡管有這樣的周期,人類還是不能坐視如今物種的加速滅絕。對物種的保護,是人類能夠而且應當做到的事情。畢竟,大多數的物種,可能等不到那個2700萬年一次的撞擊,就消失在人類文明進程中了。
標簽: 陸棲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