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草原、灌木、水面、樹林等地方都能看到鳥的蹤跡。不知道你是否觀察過,一些鳥會隨時隨地“隔空拋物”,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鳥類的直腸較短,不能大量儲存糞便,而且隨時排便減重有利于飛行。鳥類的體型雖不算大,但消化系統很發達,由口腔、食管、嗉囊、胃、腸和泄殖腔構成。這些消化器官與哺乳動物的消化器官相比,不論在構造還是生理機能上都有一定區別。
口腔
鳥類的口腔內沒有牙齒、唇、齒齦和頰,只有喙和舌,所以鳥類進食沒有咀嚼的過程,而這種簡單輕便的構造大大減輕了小鳥頸前端頭部的重量,為其飛行減輕了負擔。鳥類喙和舌的形狀因種類、食性和覓食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比如鴨子的喙和舌扁而平,易于在水中取食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
食管
食管位于鳥的咽與腺胃之間, 氣管背側, 與氣管伴行, 是一種易于擴張的肌性管道。食管以嗉囊為界分為頸段食管和胸段食管兩部分,無嗉囊的鳥類從外形上難以區分頸、胸兩段。食管的直徑與鳥類所吞食物的大小有關,而且食管自身無消化功能, 其主要功能是將食物從咽傳遞到胃中。
嗉囊
嗉囊為部分食管特化而成的囊狀結構, 其結構與食管相似, 主要用于臨時儲存和軟化食物, 鳥類嗉囊的發達程度與其習性相符。比如塘鵝的嗉囊就很發達,因為魚為硬質性的食物, 堅硬的食物要在嗉囊內經過軟化膨脹;還有一些鳥類的嗉囊比較奇特,比如鴿子的嗉囊為雙側囊,企鵝甚至沒有嗉囊等。
胃
鳥的胃包括前部的腺胃和后部的肌胃。腺胃內有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而肌胃又稱砂囊, 相當于鳥類的牙齒, 其內貯有吞入的砂石, 主要用于磨碎食物。一般情況下,鳥類的腺胃比較小,不易存留更多的食物,它僅負責分泌和供給胃液。當胃液與食物混合后會流入肌胃,這時才開始進行真正的消化作用。
腸
鳥類的腸分為小腸、盲腸和大腸(直腸),小腸一直延續到泄殖腔附近和盲腸相接,在盲腸之后則轉為大腸。鳥類的大腸非常短,直接開口于泄殖腔。其中小腸為消化道最長的一段,是食物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而大腸極短,不貯存糞便,但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這樣可以為小鳥減輕體重負擔。
泄殖腔
泄殖腔前與直腸連接, 后通泄殖孔,是消化、泌尿、生殖3個系統的共同通道。內部被2個環形褶順次分為糞道、泄殖道、肛道3部分。糞道與直腸相通, 接收從大腸排泄出的廢物;輸精管及輸尿管開口于泄殖道, 泄殖道接收從腎排出的尿液、生殖腺排出的精子和卵子;肛道為消化道的最后一段, 以泄殖腔孔開口于體外, 用于暫時儲存和排泄廢物。
雖然現在研究人員對于鳥類已經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但是鳥類群體種類繁多,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希望人們在未來可以發現更多關于鳥類的秘密。
標簽: 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