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報告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調要運用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今日起,本報開設“國家治理背后的科技力量”專欄,系統報道、梳理、探討新興科技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發揮的支撐作用。
在礦井工作了8年的王朝磊是洛鉬集團三道莊礦區一名礦工,過去他需要開挖土機到山上采礦。
由于礦山地質條件復雜,隨時有崩塌落石的危險。百年來,“危險”的礦井一直是全世界工業安全面臨的巨大挑戰。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是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王朝磊可以坐在空調房遠程操作挖掘機。在華為和運營商的努力下,洛鉬集團河南洛陽欒川鉬礦成為全球第一家采用5G技術的無人礦山,用上全球首臺5G遙控挖掘機和30輛無人駕駛純電動運輸車后,不僅生產效率提升30%左右,礦山安全管理更是有了質的提升。
突破了傳統的通信模式,5G將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延展到萬物,2019年全球科技界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屬中國5G商用。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這樣闡述: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5G構筑起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對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打造智慧社會、發展數字經濟,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治理等方面將產生重大而深遠影響。
5G的一系列技術特點決定了其擁有改變社會的能力,而非簡單的通信網絡技術升級。如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所言:“5G是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構建數字社會的新基石。”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余曉暉進一步解釋說,5G重構信息網絡,讓它從以信息傳輸為核心的網絡體系,變成了將感知、傳輸、連接、計算、處理、交換融為一體的數字基礎設施。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很多新技術依附在信息網絡之上,彼此賦能構成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石。
也就是說,作為一項引擎型技術,5G以其高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等特點為VR、AR、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它所引發的技術集群的協同創新也為國家治理精度、拓展治理寬度提供了新的支撐條件,國家治理的內涵與邊界由此發生改變。
5G把整個社會重塑為一個復雜的生態巨系統,國家治理能力首先被賦能,社會治理過程、治理手段、治理評估等都將實現智能化、數字化,傳統的由經驗驅動的決策方式因轉為數據驅動而變得更為科學、高效。
當5G為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鋪就底座般的基礎設施,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管理首當其沖獲得了更有利的技術條件。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造了世界城鎮化進程史上的奇跡,大大推動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也帶來許多治理挑戰。如何解決城市進程中遇到的問題,關系到整個國家的治理現代化。
公開數據顯示,自2013年推廣智慧城市建設以來,中國已有6000多個城市、10000多家企業參與其中,此前政府部門、產業界對智慧城市的種種摸索和嘗試,將因5G的就位而蝶變。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城市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正處于世界歷史上沒有先例的城市化進程中,以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為核心的智慧城市成為各地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強化城市治理能力的新路徑和新方法。”
雖然世界還沒有基于5G的智慧城市出現,但未來生活和社會的嶄新場景已不是幻想,每條道路、每個路燈,甚至每塊草地都有可能被5G接管,醫院、工廠、學校、火車站、飛機場、體育場館等都變得更加智慧。
但是,5G也給現有的規則體系帶來沖擊。隨著5G網絡鋪設愈加深廣,各種各樣的數據爆發增長使數據的治理成為全球各國非常重要的命題和挑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博士李強治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我國如何進一步深入開放合作,借助5G等現代化治理技術賦能國家與社會治理,參與全球數字治理的規則體系重構,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解決方案,受到全球關注。
標簽: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