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天,港股、美股IPO熱鬧非凡——中國的明星互聯網企業對IPO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拉開了獨角獸蜂擁上市的序幕。在此之前,小米創始人兼CEO雷軍曾于2016年承諾“小米五年內不上市。”
6月25日,美團點評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美團點評CEO王興此前對上市一事頗為不屑,很多人記得他在2015年發表的“誰先上市基本意味著它放棄、投降”,“上市是一件相當折騰的事情”等觀點。
今年6月30日,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這家明星電商公司成立至今尚不到三年時間。
國內的互聯網獨角獸們為何如此急于上市?之前傳聞估值1000-2000億美元的小米,為何寧愿接受540億美元的估值也要搭上資本市場的班車?這背后,可能與獨角獸們前期投資人的退出焦慮有關。
獨角獸為何急于IPO?
過去幾年間,一些科技公司借助互聯網“杠桿”,創造了融資、估值的“神話”。
公開資料顯示,小米從創立至今不足8年時間,共融資9輪,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5億美元,目前IPO估值鎖定540億美元;
美團成立至今亦不足8年,共融資8次,累計融資金額接近100億美元(包括與大眾點評合并前美團網的融資),目前正尋求以6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
拼多多成立不足3年,共融資3次,累計融資金額超過31億美元,有傳聞稱其IPO估值或高達300億美元。
在資本的簇擁下,小米、美團點評、拼多多等獨角獸公司實現快速擴張,在互聯網時代“收割”了大規模的流量,有了營收業績、用戶數量做基礎,這些企業的估值不斷飆升,每次進行新的融資都讓老股東“欣喜不已”。然而,這一“排山倒海”的游戲或將難以為繼。
隨著國內互聯網用戶數量增速放緩、全球手機出貨量史上首次出現下滑、行業內競爭加劇,獨角獸的業務擴張已經變緩,可以預計,今后獨角獸獲取用戶量的成本將顯著增加。
而與此同時,這些獨角獸的盈利能力普遍較弱,有的甚至至今還在虧損。以小米為例,招股書顯示,2017年其經營利潤為122.16億元(約合18.3億美元),經調整經營凈利潤為53.6億元,凈利潤為虧損438.9億元。
美團點評同樣在巨額虧損。2017年凈虧損190億元,調整后凈虧損為28億元。拼多多2016年和2017年的凈虧損分別為2.92億元和5.25億元。
除了獨角獸自身的成長空間、盈利能力面臨不確定性,對于這些獨角獸來說,已經很少有投資機構能夠以更高估值繼續投資它們。據媒體報道,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沈南鵬之前就曾表示:“企業在變化,投資規模也在變化。如今,要想成為一家企業的領先投資者,投資1億美元已經不夠了。要想打造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企業,你需要投資4億美元或5億美元。”
美團、拼多多去年以來每輪融資金額多達數十億美元,這甚至超過了國內一些頭部VC、PE一支基金的規模。
以紅杉資本中國、華平中國、高榕資本等知名基金為例,公開資料顯示,華平中國2016年完成募資的華平中國基金總規模20億美元;高榕資本2017年整體管理的基金規模約為110億人民幣(約合16億美元)。紅杉中國今年6月成立的第五個人民幣基金募集最多也只有150億元(約合23.7億美元)。
盡管如此,科技獨角獸們仍然需要巨額融資支撐其發展。到二級市場尋求接盤者成為他們的必然選擇。這可能是近期獨角獸們蜂擁前往海外市場IPO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從全球股市的大環境來看,留給這些獨角獸IPO的時間窗口已經非常有限。港股、美股市場經歷了兩年的持續攀升,今年以來回調跡象十分明顯,自今年1月達到峰值以來,全球股市已損失了近10萬億美元市值,美股波動性相比往年驟然上升,港股也被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提示存在風險。如果獨角獸未能及時掛牌上市,將“輸在起跑線”。
誰在推動獨角獸上市?
從小米、美團、拼多多的融資歷程來看,它們成立至今獲得了許多大牌投資機構的青睞。
圖片來源:新浪科技
晨興資本、啟明創投參與了小米的天使輪、A輪、B輪融資;俄羅斯投資集團DST參與了小米的C、D、E輪融資,淡馬錫、順為資本參與了小米的B輪、C輪融資,這些機構都是小米的重要早期投資人。小米招股書顯示,晨興資本、俄羅斯DST和啟明創投紛紛進入小米前五大股東名單。
騰訊、紅杉資本中國是美團點評最主要的股東,兩者都參與了美團點評的多輪融資。美團點評近期遞交的招股書顯示,騰訊為美團點評的第一大股東,持有20.14%的B類股,高于公司創始人王興;紅杉資本持股11.44%,其他投資者持股53.75%。
圖:美團點評融資歷程 來源:企查查
在拼多多的融資歷程中,高榕資本連續參與了拼多多A輪、B輪融資,騰訊、紅杉資本參與了拼多多的B輪、C輪融資。拼多多的招股書顯示,騰訊占股18.5%,是公司第二大股東,高榕資本所占股10.1%,紅杉資本所占股7.4%。
無論是美團點評還是拼多多,騰訊在投資方名單中的位置都十分顯眼。實際上,過去幾年間,騰訊除了向美團和拼多多注入重金,還給予這兩家獨角獸大規模的流量支持。
有觀點認為,對騰訊而言,美團在過去有效遏制了阿里系餓了么、口碑的發展,拼多多更是對阿里系的淘寶構成了直接威脅。但時至今日,當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騰訊更需要的可能是積累雄厚的資金,在接下來的資本寒冬中更好地與阿里對抗。
VC/PE投資模式或迎來變革
二級市場能讓獨角獸的前期投資人“全身而退”嗎?可能并不容易。
從獨角獸熱衷的港股市場來看,去年上市的眾安在線、易鑫集團、雷蛇等新經濟企業,目前股價均已破發,市值大幅縮水。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所數據顯示,掛牌在即的小米,如果不考慮超額認購和員工期權確認情況,IPO估值僅為484億美元。而2014年12月小米完成最后一輪私募融資時估值已經達到450億美金,后期加入的投資方獲利空間非常有限??梢酝茰y,近期急于上市的其他獨角獸表現可能也不會很樂觀,但迫于股市大環境,這些公司IPO已箭在弦上。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波獨角獸集體上市后的表現可能給中國VC/PE投資機構帶來決定性影響。前鼎暉投資合伙人王功權近日表示:
“小米和美團IPO三個月內的股價走向,將深刻影響中國創投行業的投資價值取向。(如果股價)好,則大家繼續做爆炸成長夢想;不好,則風險投資的一個泡沫時代結束。”
實際上,國內創投行業目前已經在遭受嚴峻的考驗。今年資產管理新規出臺以后,銀行表外融資收緊,伴隨而來的是一級市場募資難度增大。易凱資本CEO王冉近日向《創業家》表示:“今年下半年流入一級市場的資金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至少減少50-60%,甚至可能減少70%-80%。”他也預計,“募資越來越難,(國內)GP們勢必開始珍惜子彈。”
不過,國內投資機構遭遇資金源寒冬,可能是海外大型科技類PE的機會。黃浦江資本創始人陳凜此前向全天候科技表示,在中國,越來越高科技、專業的公司,需要更多資金才能轉起來。“國內VC可能規模最大也不過10億美元,而30億、50億美元的外資PE基金進入中國將具有資金規模優勢。”他預計,在不遠的將來,來自海外的大體量的科技類PE基金會陸續進入中國,影響國內投資市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