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2019年獲獎者。 |
2016年1月17日,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在未來論壇年會上宣布設立未來科學大獎,這一備受矚目的民間科學技術獎項到今天已走過4個春秋。
如今,由華裔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的未來科學大獎已成為中國科技獎項版圖的重要補充,而社會力量的不斷加入,也使得民間科技獎項逐漸展示出更為強勁的發展勢頭。
要做“中國的諾貝爾獎”
近日,未來科學大獎2019年獲獎者在北京“揭開面紗”。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邵峰憑借其發現人體細胞內對病原菌內毒素LPS炎癥反應的受體和執行蛋白的貢獻摘得“生命科學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陸錦標因在實驗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蕩模式,為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別是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提供了可能的貢獻獲得“物質科學獎”;清華大學教授王小云因在密碼學中的開創性貢獻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她的創新性密碼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廣泛使用的密碼哈希函數的弱點,促成了新一代密碼哈希函數標準。王小云也由此成為第一位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女性科學家。
“做中國的諾貝爾獎”,是未來科學大獎設立之初為自己設定的發展目標。想要對標已走過110多年歷史的諾獎,激勵全球范圍內的華人科學家,甚至成為全世界科學家夢寐的獎項,未來科學大獎需有“百年樹人”的思想準備,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與磨礪。
在獎項設置方面,未來科學大獎在借鑒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知名科學獎項經驗的同時,也有自己的獨到創新。例如,捐贈形式為4位捐贈人共同出資,并沒有選用其它獎項多由家族或個人捐贈的形式。
在評審過程方面,設置提名權與評審權分離、評審委員與被提名人不接觸原則等規則。采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來自世界眾多頂級院校和科研機構的20余位知名科學家組成科學委員會,候選人由科學委員會邀請的提名人提名產生,不接受個人申請與機構推薦。最終獲獎名單由科學委員會參考國際同行評議不記名投票確定。
提高社會力量獎項影響力
作為民間科學獎項的代表,未來科學大獎等獎項壯大發展的背后,是中國對社會力量創設科技獎項的支持和鼓勵。
201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其中專門強調,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健康發展,“對于具備一定資金實力和組織保障的獎勵,鼓勵向國際化方向發展,逐步培育若干在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知名獎項。”
同年,科技部印發《關于進一步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要求充分發揮社會科技獎勵在激勵自主創新中的積極作用,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成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注入正能量。
事實上,民間捐資支持,是整個科技發展生態環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能夠進一步促進政府、企業、民間等多方形成合力。在業內專家看來,鼓勵民間資金支持科技獎勵活動,提升社會力量科技獎勵的整體實力和社會美譽度,將極大改觀社會力量科技獎項“短缺”的現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國社會力量獎項的國際影響力,增強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對企業家來說,捐資設立科技類獎項也是支持科學事業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中國,香港的多位知名企業家就曾捐資設立多個科學獎項,其中包括何梁何利獎、邵逸夫獎等。
放眼全球,舉世公認的諾貝爾獎是由化學家、企業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委托其后人捐資設立;全球規模最大的非營利性醫學科研所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是由美國企業家霍華德·休斯出資;俄羅斯著名投資人尤里·米爾納夫婦于2012年出資設立了全球獎金最高的科學突破獎,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元……出資捐助科學事業,企業家們也在用實際行動擔當自己的社會責任。
讓科學家成為時代榜樣
關注原創性基礎科學研究、獲獎者不限國籍、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除了獎金獎勵,未來科學大獎像諸多官方主導的科技評獎一樣,在誕生之初也承擔著另一份重任——弘揚崇尚科學之風、讓科學家受到應有的尊重,激勵科學家的同時也鼓舞萬千科學愛好者,讓科學家成為公眾學習的榜樣。
獎項設立4年來,獲獎名單上出現了一個個重量級獲獎人。物理學家薛其坤、生物學家施一公、化學家周其林、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李家洋等知名科學家均獲得過此獎。
細心觀察便可發現,近年來公眾對于科學家的關注和支持熱情愈發高漲,圍繞著科學家事跡的輿論熱點時常“刷屏”網絡。
2018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與李家洋、張啟發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未來科學大獎,以表彰他們在推動水稻產量可持續增長的“命題”下獲得的重大成就。袁隆平獲獎的新聞一時引發網友熱議,憑借上億的微博閱讀數甚至位列當時熱搜榜榜首。“您是中國的脊梁”“袁爺爺多保重身體”……網友們紛紛把自己最真誠的贊美與祝福獻給了這位備受尊敬的科學家。
時間軸再向前轉動一圈。2017年,當時年僅36歲的許晨陽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最年輕的獲獎人”憑借突出的科研貢獻走紅網絡,著實“圈粉”無數。不少青年人更是將許晨陽作為自己的目標,立志要在所從事的行業中闖出一番天地;許多孩子將許晨陽視為成長路上的偶像,要“像他一樣做科學家!”
激勵更多人選擇走近科學、愛上甚至成為科研工作者,在探尋科學真理的征途中實現自我價值,這也正是不少民間科技獎項設立的共同初衷。我們相信,得益于民間科技獎的發展,創新的科學精神會更好地影響中國乃至全世界、影響下一代,走向科學更遼闊的未來。
鏈接
未來科學大獎此前已3次評獎,有12人獲獎,分別是——
生命科學獎:盧煜明(2016年),施一公(2017年),袁隆平、李家洋、張啟發(2018年)
物質科學獎:薛其坤(2016年),潘建偉(2017年),馬大為、周其林、馮小明(2018年)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許晨陽(2017年),林本堅(2018年)
標簽: 未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