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對低空經濟的定義表明,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無人駕駛技術和低空智聯技術與低空空域和低空市場等相關要素發生作用聯系,從而進一步帶動低空基礎設施建設,低空飛行器生產制造以及低空運營服務和飛行保障等領域發展,由此相互作用和交融形成了低空經濟這一綜合性經濟形態。從低空經濟的概念內涵來看,其概念核心構成要件根本上取決于新質生產力的供給條件。
一是新質生產力是低空生產資料供給的主要力量。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是新質生產力的動力源泉,科技進步促進了低空制造技術取得穩固發展,新能源技術、無人駕駛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突破發展,使低空飛行器的核心零部件和整機研制走向成熟和完備;5G網絡的商用在帶寬、時延、定位等方面促進了低空飛行所需基礎設施的完善;人工智能(AI)等新興技術為實現復雜的空中交通管制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
二是新質生產力是促進低空資源要素化的改變力量。新質生產力是對傳統勞動對象的超越,在低空經濟的視域下,只有將低空空域進行量化成為可計算的自然資源,低空空域才能轉化為低空經濟依托發展的經濟資源,這一資源要素質的蛻變則完全依賴感知技術、通信技術、定位和導航技術、計算能力和智能算法等空域數字化技術的發展。
三是新質生產力是低空應用場景實現的決定力量。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決定了生產要素要實現優化組合的躍升。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實現就是依賴各類低空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不僅要依靠包括低空制造技術、低空基礎設施以及低空數字系統在各自領域的融合發展,同時要依靠從技術端到應用端、從飛行設備到基礎設施、從頂層設計到空域管理的銜接,促進上中下游應用與各類產業融合。
低空經濟是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經濟形態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低空經濟的發展正是沿襲這樣一條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生產力發展路徑。
一方面是低空經濟對低空制造不斷提出技術革命性突破的要求。據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40年,作為低空經濟重要發展模式的城市交通(UAM)市場規模可達萬億美元,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新的經濟增長極。這一趨勢也促使了低空飛行器制造從直升機、固定翼飛行器向載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不斷進行產品更新,由此推進低空產業不斷迭代升級,這也正是新質生產力不斷躍升的過程。
另一方面,低空經濟對生產要素提出創新性配置要求。新質生產力發展是以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低空經濟從低空空域數字化到場景應用的經濟化,充分實現了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作用機制,不僅表現為通過技術和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對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直接貢獻,也表現為技術和數據對傳統生產要素賦能對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間接貢獻,從而實現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對新質生產力的促進效應。
此外,低空經濟發展進程就是一次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要把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從需求牽引供給來看,低空出行不僅反映了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時也是區域融合協同發展以及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從供給創造需求來看,低空飛行(通航)更是從供給能力提升創造更豐富的需求場景,從而實現在更高水平上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動態平衡,形成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路徑。
以新質生產力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實踐方向
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包含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以新質生產力促進低空經濟發展可以圍繞以上四個維度給予政策支持。
其一,要培養適應低空經濟快速成長需要的更高素質勞動者。高素質的勞動者是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要素。不同于傳統產業,低空經濟產業所需要的勞動者需要立足科技創新前沿,具備較強的知識迭代能力,熟練掌握新型生產資料。因此,要搭建低空經濟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低空經濟人才隊伍,營造良好的低空經濟人才發展氛圍,培養符合新質生產力要求的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應用型人才。
其二,要提升更高技術含量勞動資料的低空經濟供給驅動力。新質生產力的生產工具具有極強的科技屬性,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將數字技術、智能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移動技術、定位技術、現代飛行技術等高新技術結合應用到低空空域,并要促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自動化制造設備的使用利用,從而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強大驅動力。
其三,要發揮低空經濟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引領作用。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可以有效夯實新質生產力物質基礎,低空是人類經濟活動向更廣范圍的勞動對象的拓展,作為新的增長引擎,發展低空經濟需要從國家戰略層面進行謀劃布局,推動低空產業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