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港股支付第一股”匯付天下(01806.HK)和“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300773.SZ)上市后,支付服務提供商“樂刷”母公司深圳移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移卡”)6月1日登陸港交所,擬發售9872.4萬股、募資15.28億港元。
“產業鏈交叉增多,支付機構競爭激烈。”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國內C端支付基本已被支付寶、財付通、銀聯三方瓜分,面向B端支付尚未形成寡頭競爭局面,市場集中度不高,“未來,支付機構能否以金融科技賦能、實現商戶綜合解決方案的定制化,將成為支付競逐B端的關鍵點。”
拆解移卡:2019年業務狂飆,下半年扭虧為盈
移卡定位為支付技術服務提供商,通過為各類場景的商家提供移動支付產品及銀行卡收單產品等,從而以B端為連接點,整合大量C端用戶。
更為大眾所知曉的是移卡的支付產品,比如樂刷收銀通(線下小微商戶聚合支付工具)、樂刷收款寶(綜合服務收單)、刷寶(線下小微商戶收單工具)、HAPPY PAY(線下小微商戶POS收單業務工具);此外,在商戶服務上,有商戶SaaS服務產品,智掌柜、樂售;以及營銷產品,聚量、銀行營銷平臺等。
從其官網介紹的這些產品也可以看出,移卡有著和其他面向B端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類似的業務結構:
2019年末,移卡一站式支付服務所得收入20.81億元(人民幣,下同)、在總營收中占比92.2%;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主營支付業務毛利率,2019年為25.5%,相比2017年的37.9%大幅下滑。
此外是科技賦能業務,包括SaaS產品、營銷服務、金融科技服務等收入1.78億元、在營收中的總占比7.8%。
不難發現,在2019年,移卡經歷了狂飆發展之年,多項業務指標和經營數據爆發式增長。
比如最為核心的支付服務發展規模上,移卡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支付交易量分別是2328億元、7789億元、15003億元,在過去三年,幾乎是一年翻一倍的增速;2019年更是直接躍上了支付行業的萬億元俱樂部。
在營銷服務上,從2015年推出,到2017年、2018年、2019年業務收入分別是50萬、250萬元、1.09億元。2019年一年,營銷服務收入驚人地增長了40倍。
覆蓋用戶數上也有體現:截至2019年12月末 ,移卡覆蓋商戶數達到530萬戶,而上一年末是380萬戶;2019年末,覆蓋的消費者數量是3.678億名,而上一年末才1.416億名。
但令人詫異的是,業務規模爆量,移卡披露的獲客成本是在下降的,據其招股書稱,借助于強大的分銷網絡和市場推廣渠道,2019年末,每名用戶獲客成本為17元,而在2017年這一數值是34元;超過90%的商業服務用戶從支付服務客戶中轉化而來。
此外,在移卡的營收構成中,助貸、委托貸款業務也在快速增長。招股書顯示,助貸服務上,截至2020年3月末,已撮合總金額149萬元,單筆貸款上限為10萬元、貸款產品期限在3~24個月,貸款產品年利率在20%~36%,這一貸款利率雖然在36%紅線內、但對比市場同類機構貸款產品已經利費水平已經非常高。當前,移卡超過2660筆撮合貸款中有285筆已經逾期。
在委托貸款業務上,截至2020年3月31日,移卡平臺未償還委托貸款余額1.25億元,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逾期90天以上應收貸款占比分別是7%、3.7%及2.2%。
招股書顯示,2016-2019年,移卡的收入分別為1.17億元、3.04億元、9.92億元、22.58億元。盡管營收一直增長,但盈利情況并不樂觀。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移卡的凈虧損分別為1.82億元、3.42億元、1.83億元、1864.8萬元,合計虧損超7.25億元。直到2019年下半年,移卡才實現扭虧為盈,2019年實現盈利8466萬元。
核心員工出自騰訊財付通,創始人劉穎麒持股52.43%
官網顯示,移卡國內運營主體為深圳市移卡科技有限公司,由劉穎麒于2011年創辦,核心成員均出自騰訊財付通團隊。公開信息顯示,移卡科技正式運營伊始,2012年即獲得騰訊等投資者的960萬美元A輪投資。
據招股書,公司創始人劉穎麒持有移卡科技52.43%股份;騰訊也是移卡的股東,騰訊通過海外注冊的子公司THL U持股3.93%;機構投資者IVP基金持股7.77%。
移卡披露的公司董事會成員名單顯示,創始人劉穎麒任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周伶俐、姚志堅為執行董事,在創立樂刷之前,劉穎麒曾任財付通注冊成立后的首位總經理,任職期間曾幫助財付通獲得國內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移卡在2014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提供全國銀行卡收單及移動電話支付業務。在二維碼支付方式上,移卡優勢明顯,據Oliver Wyman的數據,按2019年日均交易筆數計,移卡為中國第二大非銀行獨立二維碼支付服務提供商。
但是,在整個支付服務市場,移卡的市占率并不高。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共有238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奧緯咨詢數據顯示,按2019年的交易量計,移卡在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10,僅占1.3%的市場份額,同時該領域頭前三名的公司市場份額分別為30.0%、28.0%、19.0%。
過去三年,移卡一站式支付服務的毛利率出現下滑,對此,移卡稱,“客戶大多來自分銷渠道的開發,與客戶之間不存在獨家供應或排他協議,渠道費用的波動影響了移卡利潤水平。”在招股書中,移卡表示,“面臨著來自銀行及聯屬支付服務提供者競爭加劇的風險,尤其是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可能開始發展為小微商戶提供支付服務。”
支付科技公司上市潮來?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支付科技公司活躍在資本市場。在移卡登陸港交所前,已有“港股支付第一股”匯付天下(01806.HK)和“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300773.SZ)先后上市;同時,上海本地支付機構品牌寶付的運營主體公司漫道金服也在A股排隊中。
在互聯網技術、智能手機普及、電子商務及物流、以及行業監管的推動下,我國第三方支付產業鏈不斷完善,商業銀行、清算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商戶、用戶和支付機構服務商協同運行;支付機構與保險、信貸、證券等金融業務的融合正步入快車道。
但與此同時,從2018年以來,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持續嚴監管,行業盈利模式漸變,東興證券計算機行業分析師林瑾璐認為,在備付金集中存管、“斷直連”、支付牌照收緊、反洗錢規范等政策推動執行下,“支付機構失去了備付金利息、部分隱性收入和銀行費率優惠,同時通道成本提高、支付機構利潤變薄。”
從移卡披露的招股書來看,在移卡主營構成的一站式支付業務中,移卡每筆支付自客戶終端收取的總費用“一般介乎0.38%~0.72%,包含清算機構的網絡轉接費(通常在0.2%到0.51%),余下為我們的服務費。”也就是說,移卡的服務費率在0.18%~0.21%之間。
而據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互聯網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學恒及其團隊將商業支付分為商家直連、商家間連和信用卡還款三種模式。商家間連模式下,代理商作為撮合交易部分,會收取一定的傭金。而據其推算,在直連模式下,支付機構從商戶端的收入費率是0.16%;間連模式下,支付機構從商戶端的收入費率是0.07%。
此外,移卡披露的平均費率顯示,2019年基于應用程序的支付服務和傳統支付服務的平均費率達到13.9%、8.8%;相較于行業均值處于較高水平,華南一位資深支付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這個差距是值得懷疑和深究的。
同時,在收單服務上,參與者市場份額分散、競爭激烈。王學恒在分析中指出,“交易服務費率是收單服務商最基本的盈利模式之一,近年來開始拓展其他衍生收入,比如廣告營銷、商戶增值服務(SaaS產品、營銷服務等)、衍生金融服務、其他基于客流量的衍生業務”,但“新興業務都面臨同行業原有玩家的競爭,商家對增值服務的付費意愿較弱,衍生金融服務還受到牌照和監管限制,除了廣告業務增長較快外,其他衍生業務發展前景尚不明朗。”
林瑾璐的看法是,相比國內C端支付基本被支付寶、財付通、銀聯云閃付所壟斷,“支付B端市場潛力巨大,主要服務包括行業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目前B端尚未形成寡頭競爭局面,市場集中度不高,涌現出拉卡拉、快錢等優秀支付企業。未來,支付機構能否以金融科技賦能,實現商戶綜合解決方案的定制化,將成為支付競逐B端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