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企業尚未復工之時,已有先行者負重而行。
春節期間的一個晚上,何晨楊在23點30分接到了來自火神山醫院的來電。
在此之前,他已經連續幾夜沒合眼。他不敢睡,每一通午夜來電,都可能有十萬火急的事。
“1月23日開始,幾乎每天都有武漢的醫院半夜打電話過來。”海爾生物湖北區域經理何晨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海爾生物已經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南醫院、中部戰區總醫院以及當時還在建設中的火神山醫院等醫療機構運送了總計價值約300萬元的專用安全防護醫療設備。
兩公里的“長征”路
“必須馬上行動”,何晨楊告訴記者。掛了電話,他馬上著手聯系火神山醫療設備的搬運安裝工作。時間已是深夜,海爾生物準備的專業醫療設備早已在武漢紅十字會倉庫中整裝待發,但擺在何晨楊面前的問題還有兩個。
第一是人手問題。在那個特殊的時間,何晨楊的團隊也時刻守候在電話前。不過沒過多久,各節點負責人就已就位。
第二是物流問題,為了盡快將物資從倉庫運送至火神山醫院,何晨楊等人深夜聯絡了國內大半物流公司,物流車不夠,就用自己的私家車來湊;通行證明還沒落定,就不停地打電話,緊急聯絡紅十字會、交警以及防疫指標部等機構,確保醫療物資能夠第一時間順利抵達。
可眼看著物流車開近了火神山醫院,何晨楊又犯了難。彼時,火神山醫院還在建設之中,周圍全是土路,物流車最近只能開到距離醫院兩公里外的地方。
辦法總比問題多。車開不進去,就人工搬運,幾個人,幾十臺重達70公斤的設備,就這樣一步一步地抬進了火神山泥濘的建筑工地里。
“再來幾次也愿意。”回憶起這段兩公里的負重前行之路,何晨楊告訴記者,“團隊當時沒人喊累,就只一門心思想著盡快把設備送到。”
經過一個通宵不眠不休地奮戰后,海爾生物此次為火神山醫院帶來的生物安全醫療設備已全部到位并完成安裝調試,為疫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火神山一夜的故事絕非孤例,疫情期間,海爾生物一線工作人員的身影一直活躍在武漢等疫情多發區。早在今年1月18日,海爾生物醫療第一時間向武漢金銀潭醫院(武漢醫療救治中心)提供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防護保障;保障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國家病毒資源庫生物樣本檢測需求;為鐘南山院士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緊急配備物聯網超低溫設備,3小時滿足生物樣本檢測需求。
1月29日大年初五,海爾生物新工業園生產線提前復工抗擊疫情,四川等地整車發運全力保障生物安全柜、超低溫冰箱等防疫物資配備。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海爾生物提供的先進醫療設備成了一線醫療工作人員抗擊疫情的有力武器,成了海爾生物抗“疫”的先鋒兵。
疫情引發的生物安全反思
戰“疫”的同時,海爾生物也加速了反思。
在生物安全被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后,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已成當務之急。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我國的醫療版圖中,已不乏先進企業正在積極加碼對于智慧醫療以及健康大數據的布局。作為海爾“盈康一生”旗下成員,海爾生物率先實現物聯網生物安全科技生態的轉型,切入生命科學領域醫用低溫冷鏈存儲這一細分市場,在不斷迭代創新的技術發展中,融合物聯網模式,為用戶提供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解決方案,為生物科技行業探索出了一條可借鑒的新路徑。
據了解,“盈康一生”是海爾在大健康領域孵化的生態品牌,這一品牌包括海爾生物、盈康生命、醫療服務平臺等,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鏈。海爾生物在業務類型上較為獨特,被視為缺少對標企業的“新物種”。
安信證券日前披露的研報顯示,對于所有涉及生物安全的細分行業,完善生物安全配套設施與設備是首要之舉,海爾生物產品線全面服務于生物安全,有關設備在政策利好下有望開啟新一輪增長。另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304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超9000億元。海爾生物能在其中分得幾杯羹,值得期待。(李喬宇)
標簽: 海爾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