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歷時5天7場的演出,首屆鄉村兒童藝術嘉年華“新時代種子計劃”劇目《少年司馬光》和《燈火》首次公演,于8月30日下午在光山縣文化中心落下帷幕。數萬名青少年學生抓住暑假的尾巴,通過現場觀看和網絡直播,盡情欣賞了精彩的兒童劇目,也讓藝術的種子在光山悄然生根發芽。
首屆鄉村兒童藝術嘉年華花車巡游 光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暑期,以“在藝術的田野上一起奔跑”為主題的首屆鄉村兒童藝術嘉年華在光山縣舉行,豐富的兒童戲劇展演、研學實踐、文體賽事等活動,為全國兒童奉上了一場藝術的盛宴。
戲劇演出 光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首屆鄉村兒童藝術嘉年華閉幕式上,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為光山師生創排的“新時代種子計劃”劇目《少年司馬光》和《燈火》,圓滿完成了首演。這是兩部獨屬于光山孩子的作品,不僅戲劇內容均取材于光山本土的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演員也全部由光山縣的中小學生和部分老師擔任。首演結束后,這兩部兒童劇的排練仍在繼續,并于8月25日至30日進行了首次公演。
公演現場,美輪美奐的舞美變化,精心設計的人物造型,演員們用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帶領觀眾穿越不同的時空,沉浸式了解光山歷史名人司馬光的成長故事,感受光山匡氏八子弟參加紅軍時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精彩的演出,不斷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
“看過了《少年司馬光》之后,我很激動,我認為少年司馬光是一個機敏聰明的孩子,他能夠解出老師的問題,也能提出更加高深的問題,還能及時想出辦法救出自己的同伴,是我們這些學生應該學習的榜樣”光山一小學生饒松楠激動地說。
“新時代種子計劃”劇目《少年司馬光》劇照 光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兩部劇目中,《少年司馬光》根據司馬光沉著冷靜、機智、果斷、勇敢的品格和砸缸救人的故事,塑造了一個符合光山人心中的“少年司馬光”形象。而《燈火》則聚焦了光山籍紅軍戰士“匡氏八子弟”的英雄事跡,劇名《燈火》源于鄂豫皖革命博物館的一盞煤油燈,這是匡家留下的唯一物件,象征著大別山戰士犧牲自我換來新中國誕生的生命之光。
“‘新時代種子計劃’劇目是首屆鄉村兒童藝術嘉年華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國兒藝院在光山縣播種的一顆戲劇的種子。為了讓它能夠在光山大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我們組織了“新時代種子計劃”劇目公益演出。從演出效果來看,經過不斷的磨合、調整,我們的演出一場比一場效果好,得到了廣大觀眾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光山縣文廣旅局副局長彭錦玲介紹說。(郝昱瑋 梅曙賢 上官幼林)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