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科學家在中關村曾經居住過的樓房盡顯歷史滄桑。 本報記者 趙淑蘭攝
清華科技園。 本報記者 趙淑蘭攝
中關村智造大街。 本報記者 趙淑蘭攝
中關村作為新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搖籃,因國家使命而生,隨國家發展而變,始終以無私奉獻、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引領著中國科技發展的軌跡。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關村與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息息相關,與民族精神、國家命運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70年披荊斬棘,中關村譜寫了舉世矚目的科技創新三部曲。
誕生:
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
中國的自主創新之路,是從中關村起步的??萍际菄覐娛⒅R粋€國家,一個民族,自立于現代世界,不能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新中國一直被西方發達國家實施科技封鎖,要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只有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中國科技和教育領域的領頭雁均在中關村安營扎寨,奠定了這里成為“科學城”“大學城”的基礎。
1952年,清華大學、燕京大學文理科的部分師資被并入北京大學,校址遷到位于中關村的原燕京大學校址。北京大學工學院、燕京大學工科各系被并入與新北京大學比鄰而居的清華大學,清華由綜合性大學轉變為多科性工業大學。
緊接著,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樓在中關村竣工,成為當時中關村科學城的代表建筑。建設以中國科學院為中心的國家科技體系是它的使命。中國近現代科技史學家樊洪業認為,中關村原來的名稱很多,如中官兒、中灣等,“中關村”3個字流傳開來是從1953年中國科學院在此建設“科學城”后開始的。
不久,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名為原子能研究所,科研樓由此得名“原子能樓”。新中國的核技術和科研力量集中于此,“兩彈一星”中的功勛科學家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于敏等均從“原子能樓”里走出。
在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研制中,中國科學院承擔了一系列關鍵性科學和技術任務。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在中關村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叫103機,后來又研發了104機和第二代計算機,均為開發“兩彈一星”作出了很大貢獻。
任何國家都阻擋不了中國的科技進步。在遭受封鎖的情況下,新中國在短時間內自主研發了“兩彈一星”。這是中華民族驚天地泣鬼神的志氣歌,是極大提升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的人間奇跡,是人類勇攀科技高峰的壯舉。
以身許國,發奮圖強。從中關村和全國軍地各部門抽調人員組建的“兩彈一星”研制發射團隊,鑄就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樹立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豐碑。“‘兩彈一星’精神今天仍在中國科學院和中關村傳承發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彥周說。
北大、清華、中科院都堪稱中國科技專家的搖籃。我國兩院院士群體代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有統計顯示,1952年至2018年,北大、清華培養造就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合計達320多人。
改革開放前,北大、清華還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遠距離自動控制等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貢獻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原子反應堆、程序控制銑床、電子感應加速器等一大批自主創新成果。
改革開放前,中關村以密集的科技和教育資源,以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協作的高素質科研隊伍,以“兩彈一星”精神,在服務新中國實現科技現代化的征程中,成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引領著中國科技發展的軌跡。
成長:
創新驅動發展的旗幟
“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我國迎來了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春天,激發了中關村的科技知識分子積極投身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驅動經濟發展的全新嘗試。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中科院著名等離子物理學家陳春先。他3次考察美國硅谷后,強烈呼吁要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硅谷”。他身體力行,帶領同事創辦了民辦性質的科技開發機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
這一石破天驚之舉,在當時受到巨大非議,卻得到了中央領導肯定和支持。中科院、北大、清華的一批知識分子深受鼓舞,紛紛走出“象牙塔”,創辦科技型企業。于是,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聯想等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
中國農村改革開始于小崗村,科技領域改革開始于中關村。上世紀80年代,“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聞名遐邇。這里成了國內最大的計算機與電子產品集散地,到1987年,這里每天的人流量最高達20萬人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型企業達148家,新技術產業產值達2.2億元,技術成果輻射全國。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已逐漸走出人們的視野,但在中關村的創業博物館仍保留痕跡——中國首家民營科技企業的“四通打字機”、上世紀80年代的聯想漢卡、一堆3.5寸軟盤……默默印證著中關村創新發展和科技發展的歷程。
中關村的變遷都與時代命運與共。198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年,國務院批準在“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基礎上,劃出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并賦予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探索“先行先試”經驗的重大使命。
于是,中國有了第一個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培訓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辦公室第一任主任胡昭廣說,試驗區“試驗”二字的核心就是創新,包括科技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試驗區成立時僅有148家企業,總收入9億元。到1999年國務院批準建立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前,高科技企業發展到4525家,總收入達到407億元。試驗區還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關村的創新發展不斷掀開新篇章。2006年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號召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此后,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求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載體。
作為科技創新改革破冰者、引領者,中關村形成了以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百折不撓、科技報國為主要特征的創新創業文化,形成了有利于要素聚合、主體協同、文化融合、環境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在創辦民營科技企業、推進股份制改革、企業海外上市、設立創業引導基金等方面,開了諸多全國先例;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股權激勵、區域股權轉讓代辦、出入境便利化等20余項試點成功的政策,推廣到全國其他地方。
今天的中關村,聯想、百度、京東、小米、龍芯中科、中芯國際、奇虎360、滴滴、今日頭條、搜狗、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寒武紀等2.2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342家上市公司扎根于此,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云集于此。中關村已成為北京市乃至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超越:
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中關村作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義不容辭。2013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搬到了中關村,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重任在肩,不容懈怠。6年來,中關村加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18年,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超過5.8萬億元,技術收入首次超過萬億元,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技術產業總收入占比達七成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大數據、信息安全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一,集成電路設計收入約占全國三分之一。
科技創新,重在關鍵技術領跑。在關鍵技術領域,中關村實現了一批重點突破。“這是僅有人指甲蓋四分之一大小的微型光譜傳感芯片,采用目前最熱門的納米材料量子點,基于其制備的水質實時在線監測終端,可實現全時段全方位監測水體狀況,并進行污染溯源排查。”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人員介紹說。芯視界自主研發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第一次實現了光譜儀的傳感器化。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液態金屬電子增材制造技術,則是變革性的電子制造技術,率先實現了液態金屬3D打印(增材制造)技術的產業化。
人工智能芯片、集成電路設計、5G移動通信、石墨烯材料制備、液態金屬增材制造……在一個個關鍵技術領域,新一代中關村人拿出了一項項領先的科技成果。
吸納全球前沿科技創新資源,中關村多措并舉。“近兩年,我們通過‘全球選拔、公開路演’方式選拔出一批前沿技術企業,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前沿生物等新興行業。這些企業進駐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之后,會得到全方位加速升級孵化。”中關村前沿科技與產業服務聯盟聯合秘書長竇彥莉說。
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進入新時代。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作為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中關村正在實行特殊政策、特殊機制、特事特辦,大量聚集以海外高層次人才為代表的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拔尖領軍人才與科技創新要素,搭建高層次人才的自主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的創業支持體系,完善高層次人才發展的服務體系。
為了讓外籍人才尤其是頂尖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公安部支持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以及擁有永久居留資格的外籍人士可以領銜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等人才新政,近年來在中關村陸續推出。
夢想在腦海,道路在腳下,目標在前方。中關村一直奔跑在創新追夢的大路上。(中關村智造大街。 本報記者 趙淑蘭攝
中關村作為新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搖籃,因國家使命而生,隨國家發展而變,始終以無私奉獻、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引領著中國科技發展的軌跡。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關村與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息息相關,與民族精神、國家命運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70年披荊斬棘,中關村譜寫了舉世矚目的科技創新三部曲。
誕生:
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
中國的自主創新之路,是從中關村起步的。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自立于現代世界,不能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新中國一直被西方發達國家實施科技封鎖,要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只有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中國科技和教育領域的領頭雁均在中關村安營扎寨,奠定了這里成為“科學城”“大學城”的基礎。
1952年,清華大學、燕京大學文理科的部分師資被并入北京大學,校址遷到位于中關村的原燕京大學校址。北京大學工學院、燕京大學工科各系被并入與新北京大學比鄰而居的清華大學,清華由綜合性大學轉變為多科性工業大學。
緊接著,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樓在中關村竣工,成為當時中關村科學城的代表建筑。建設以中國科學院為中心的國家科技體系是它的使命。中國近現代科技史學家樊洪業認為,中關村原來的名稱很多,如中官兒、中灣等,“中關村”3個字流傳開來是從1953年中國科學院在此建設“科學城”后開始的。
不久,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名為原子能研究所,科研樓由此得名“原子能樓”。新中國的核技術和科研力量集中于此,“兩彈一星”中的功勛科學家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于敏等均從“原子能樓”里走出。
在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研制中,中國科學院承擔了一系列關鍵性科學和技術任務。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在中關村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叫103機,后來又研發了104機和第二代計算機,均為開發“兩彈一星”作出了很大貢獻。
任何國家都阻擋不了中國的科技進步。在遭受封鎖的情況下,新中國在短時間內自主研發了“兩彈一星”。這是中華民族驚天地泣鬼神的志氣歌,是極大提升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的人間奇跡,是人類勇攀科技高峰的壯舉。
以身許國,發奮圖強。從中關村和全國軍地各部門抽調人員組建的“兩彈一星”研制發射團隊,鑄就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樹立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豐碑。“‘兩彈一星’精神今天仍在中國科學院和中關村傳承發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彥周說。
北大、清華、中科院都堪稱中國科技專家的搖籃。我國兩院院士群體代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有統計顯示,1952年至2018年,北大、清華培養造就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合計達320多人。
改革開放前,北大、清華還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遠距離自動控制等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貢獻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原子反應堆、程序控制銑床、電子感應加速器等一大批自主創新成果。
改革開放前,中關村以密集的科技和教育資源,以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協作的高素質科研隊伍,以“兩彈一星”精神,在服務新中國實現科技現代化的征程中,成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引領著中國科技發展的軌跡。
成長:
創新驅動發展的旗幟
“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我國迎來了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春天,激發了中關村的科技知識分子積極投身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驅動經濟發展的全新嘗試。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中科院著名等離子物理學家陳春先。他3次考察美國硅谷后,強烈呼吁要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硅谷”。他身體力行,帶領同事創辦了民辦性質的科技開發機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
這一石破天驚之舉,在當時受到巨大非議,卻得到了中央領導肯定和支持。中科院、北大、清華的一批知識分子深受鼓舞,紛紛走出“象牙塔”,創辦科技型企業。于是,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聯想等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
中國農村改革開始于小崗村,科技領域改革開始于中關村。上世紀80年代,“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聞名遐邇。這里成了國內最大的計算機與電子產品集散地,到1987年,這里每天的人流量最高達20萬人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型企業達148家,新技術產業產值達2.2億元,技術成果輻射全國。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已逐漸走出人們的視野,但在中關村的創業博物館仍保留痕跡——中國首家民營科技企業的“四通打字機”、上世紀80年代的聯想漢卡、一堆3.5寸軟盤……默默印證著中關村創新發展和科技發展的歷程。
中關村的變遷都與時代命運與共。198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年,國務院批準在“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基礎上,劃出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并賦予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探索“先行先試”經驗的重大使命。
于是,中國有了第一個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培訓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辦公室第一任主任胡昭廣說,試驗區“試驗”二字的核心就是創新,包括科技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試驗區成立時僅有148家企業,總收入9億元。到1999年國務院批準建立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前,高科技企業發展到4525家,總收入達到407億元。試驗區還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關村的創新發展不斷掀開新篇章。2006年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號召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此后,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求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載體。
作為科技創新改革破冰者、引領者,中關村形成了以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百折不撓、科技報國為主要特征的創新創業文化,形成了有利于要素聚合、主體協同、文化融合、環境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在創辦民營科技企業、推進股份制改革、企業海外上市、設立創業引導基金等方面,開了諸多全國先例;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股權激勵、區域股權轉讓代辦、出入境便利化等20余項試點成功的政策,推廣到全國其他地方。
今天的中關村,聯想、百度、京東、小米、龍芯中科、中芯國際、奇虎360、滴滴、今日頭條、搜狗、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寒武紀等2.2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342家上市公司扎根于此,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云集于此。中關村已成為北京市乃至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超越:
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中關村作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義不容辭。2013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搬到了中關村,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重任在肩,不容懈怠。6年來,中關村加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18年,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超過5.8萬億元,技術收入首次超過萬億元,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技術產業總收入占比達七成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大數據、信息安全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一,集成電路設計收入約占全國三分之一。
科技創新,重在關鍵技術領跑。在關鍵技術領域,中關村實現了一批重點突破。“這是僅有人指甲蓋四分之一大小的微型光譜傳感芯片,采用目前最熱門的納米材料量子點,基于其制備的水質實時在線監測終端,可實現全時段全方位監測水體狀況,并進行污染溯源排查。”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人員介紹說。芯視界自主研發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第一次實現了光譜儀的傳感器化。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液態金屬電子增材制造技術,則是變革性的電子制造技術,率先實現了液態金屬3D打印(增材制造)技術的產業化。
人工智能芯片、集成電路設計、5G移動通信、石墨烯材料制備、液態金屬增材制造……在一個個關鍵技術領域,新一代中關村人拿出了一項項領先的科技成果。
吸納全球前沿科技創新資源,中關村多措并舉。“近兩年,我們通過‘全球選拔、公開路演’方式選拔出一批前沿技術企業,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前沿生物等新興行業。這些企業進駐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之后,會得到全方位加速升級孵化。”中關村前沿科技與產業服務聯盟聯合秘書長竇彥莉說。
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進入新時代。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作為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中關村正在實行特殊政策、特殊機制、特事特辦,大量聚集以海外高層次人才為代表的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拔尖領軍人才與科技創新要素,搭建高層次人才的自主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的創業支持體系,完善高層次人才發展的服務體系。
為了讓外籍人才尤其是頂尖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公安部支持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以及擁有永久居留資格的外籍人士可以領銜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等人才新政,近年來在中關村陸續推出。
夢想在腦海,道路在腳下,目標在前方。中關村一直奔跑在創新追夢的大路上。(中關村智造大街。 本報記者 趙淑蘭攝
中關村作為新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搖籃,因國家使命而生,隨國家發展而變,始終以無私奉獻、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引領著中國科技發展的軌跡。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關村與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息息相關,與民族精神、國家命運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70年披荊斬棘,中關村譜寫了舉世矚目的科技創新三部曲。
誕生:
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
中國的自主創新之路,是從中關村起步的??萍际菄覐娛⒅?。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自立于現代世界,不能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新中國一直被西方發達國家實施科技封鎖,要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只有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中國科技和教育領域的領頭雁均在中關村安營扎寨,奠定了這里成為“科學城”“大學城”的基礎。
1952年,清華大學、燕京大學文理科的部分師資被并入北京大學,校址遷到位于中關村的原燕京大學校址。北京大學工學院、燕京大學工科各系被并入與新北京大學比鄰而居的清華大學,清華由綜合性大學轉變為多科性工業大學。
緊接著,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樓在中關村竣工,成為當時中關村科學城的代表建筑。建設以中國科學院為中心的國家科技體系是它的使命。中國近現代科技史學家樊洪業認為,中關村原來的名稱很多,如中官兒、中灣等,“中關村”3個字流傳開來是從1953年中國科學院在此建設“科學城”后開始的。
不久,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名為原子能研究所,科研樓由此得名“原子能樓”。新中國的核技術和科研力量集中于此,“兩彈一星”中的功勛科學家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于敏等均從“原子能樓”里走出。
在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研制中,中國科學院承擔了一系列關鍵性科學和技術任務。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在中關村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叫103機,后來又研發了104機和第二代計算機,均為開發“兩彈一星”作出了很大貢獻。
任何國家都阻擋不了中國的科技進步。在遭受封鎖的情況下,新中國在短時間內自主研發了“兩彈一星”。這是中華民族驚天地泣鬼神的志氣歌,是極大提升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的人間奇跡,是人類勇攀科技高峰的壯舉。
以身許國,發奮圖強。從中關村和全國軍地各部門抽調人員組建的“兩彈一星”研制發射團隊,鑄就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樹立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豐碑。“‘兩彈一星’精神今天仍在中國科學院和中關村傳承發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彥周說。
北大、清華、中科院都堪稱中國科技專家的搖籃。我國兩院院士群體代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有統計顯示,1952年至2018年,北大、清華培養造就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合計達320多人。
改革開放前,北大、清華還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遠距離自動控制等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貢獻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原子反應堆、程序控制銑床、電子感應加速器等一大批自主創新成果。
改革開放前,中關村以密集的科技和教育資源,以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協作的高素質科研隊伍,以“兩彈一星”精神,在服務新中國實現科技現代化的征程中,成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引領著中國科技發展的軌跡。
成長:
創新驅動發展的旗幟
“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我國迎來了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春天,激發了中關村的科技知識分子積極投身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驅動經濟發展的全新嘗試。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中科院著名等離子物理學家陳春先。他3次考察美國硅谷后,強烈呼吁要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硅谷”。他身體力行,帶領同事創辦了民辦性質的科技開發機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
這一石破天驚之舉,在當時受到巨大非議,卻得到了中央領導肯定和支持。中科院、北大、清華的一批知識分子深受鼓舞,紛紛走出“象牙塔”,創辦科技型企業。于是,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聯想等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
中國農村改革開始于小崗村,科技領域改革開始于中關村。上世紀80年代,“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聞名遐邇。這里成了國內最大的計算機與電子產品集散地,到1987年,這里每天的人流量最高達20萬人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型企業達148家,新技術產業產值達2.2億元,技術成果輻射全國。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已逐漸走出人們的視野,但在中關村的創業博物館仍保留痕跡——中國首家民營科技企業的“四通打字機”、上世紀80年代的聯想漢卡、一堆3.5寸軟盤……默默印證著中關村創新發展和科技發展的歷程。
中關村的變遷都與時代命運與共。198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年,國務院批準在“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基礎上,劃出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并賦予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探索“先行先試”經驗的重大使命。
于是,中國有了第一個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培訓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辦公室第一任主任胡昭廣說,試驗區“試驗”二字的核心就是創新,包括科技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試驗區成立時僅有148家企業,總收入9億元。到1999年國務院批準建立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前,高科技企業發展到4525家,總收入達到407億元。試驗區還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關村的創新發展不斷掀開新篇章。2006年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號召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此后,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求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載體。
作為科技創新改革破冰者、引領者,中關村形成了以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百折不撓、科技報國為主要特征的創新創業文化,形成了有利于要素聚合、主體協同、文化融合、環境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在創辦民營科技企業、推進股份制改革、企業海外上市、設立創業引導基金等方面,開了諸多全國先例;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股權激勵、區域股權轉讓代辦、出入境便利化等20余項試點成功的政策,推廣到全國其他地方。
今天的中關村,聯想、百度、京東、小米、龍芯中科、中芯國際、奇虎360、滴滴、今日頭條、搜狗、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寒武紀等2.2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342家上市公司扎根于此,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云集于此。中關村已成為北京市乃至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超越:
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中關村作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義不容辭。2013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搬到了中關村,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重任在肩,不容懈怠。6年來,中關村加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18年,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超過5.8萬億元,技術收入首次超過萬億元,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技術產業總收入占比達七成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大數據、信息安全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一,集成電路設計收入約占全國三分之一。
科技創新,重在關鍵技術領跑。在關鍵技術領域,中關村實現了一批重點突破。“這是僅有人指甲蓋四分之一大小的微型光譜傳感芯片,采用目前最熱門的納米材料量子點,基于其制備的水質實時在線監測終端,可實現全時段全方位監測水體狀況,并進行污染溯源排查。”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人員介紹說。芯視界自主研發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第一次實現了光譜儀的傳感器化。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液態金屬電子增材制造技術,則是變革性的電子制造技術,率先實現了液態金屬3D打印(增材制造)技術的產業化。
人工智能芯片、集成電路設計、5G移動通信、石墨烯材料制備、液態金屬增材制造……在一個個關鍵技術領域,新一代中關村人拿出了一項項領先的科技成果。
吸納全球前沿科技創新資源,中關村多措并舉。“近兩年,我們通過‘全球選拔、公開路演’方式選拔出一批前沿技術企業,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前沿生物等新興行業。這些企業進駐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之后,會得到全方位加速升級孵化。”中關村前沿科技與產業服務聯盟聯合秘書長竇彥莉說。
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進入新時代。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作為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中關村正在實行特殊政策、特殊機制、特事特辦,大量聚集以海外高層次人才為代表的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拔尖領軍人才與科技創新要素,搭建高層次人才的自主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的創業支持體系,完善高層次人才發展的服務體系。
為了讓外籍人才尤其是頂尖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公安部支持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以及擁有永久居留資格的外籍人士可以領銜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等人才新政,近年來在中關村陸續推出。
夢想在腦海,道路在腳下,目標在前方。中關村一直奔跑在創新追夢的大路上。(中關村智造大街。 本報記者 趙淑蘭攝
中關村作為新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搖籃,因國家使命而生,隨國家發展而變,始終以無私奉獻、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引領著中國科技發展的軌跡。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關村與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息息相關,與民族精神、國家命運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70年披荊斬棘,中關村譜寫了舉世矚目的科技創新三部曲。
誕生:
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
中國的自主創新之路,是從中關村起步的。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自立于現代世界,不能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新中國一直被西方發達國家實施科技封鎖,要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只有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中國科技和教育領域的領頭雁均在中關村安營扎寨,奠定了這里成為“科學城”“大學城”的基礎。
1952年,清華大學、燕京大學文理科的部分師資被并入北京大學,校址遷到位于中關村的原燕京大學校址。北京大學工學院、燕京大學工科各系被并入與新北京大學比鄰而居的清華大學,清華由綜合性大學轉變為多科性工業大學。
緊接著,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樓在中關村竣工,成為當時中關村科學城的代表建筑。建設以中國科學院為中心的國家科技體系是它的使命。中國近現代科技史學家樊洪業認為,中關村原來的名稱很多,如中官兒、中灣等,“中關村”3個字流傳開來是從1953年中國科學院在此建設“科學城”后開始的。
不久,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名為原子能研究所,科研樓由此得名“原子能樓”。新中國的核技術和科研力量集中于此,“兩彈一星”中的功勛科學家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于敏等均從“原子能樓”里走出。
在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研制中,中國科學院承擔了一系列關鍵性科學和技術任務。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在中關村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叫103機,后來又研發了104機和第二代計算機,均為開發“兩彈一星”作出了很大貢獻。
任何國家都阻擋不了中國的科技進步。在遭受封鎖的情況下,新中國在短時間內自主研發了“兩彈一星”。這是中華民族驚天地泣鬼神的志氣歌,是極大提升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的人間奇跡,是人類勇攀科技高峰的壯舉。
以身許國,發奮圖強。從中關村和全國軍地各部門抽調人員組建的“兩彈一星”研制發射團隊,鑄就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樹立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豐碑。“‘兩彈一星’精神今天仍在中國科學院和中關村傳承發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彥周說。
北大、清華、中科院都堪稱中國科技專家的搖籃。我國兩院院士群體代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有統計顯示,1952年至2018年,北大、清華培養造就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合計達320多人。
改革開放前,北大、清華還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遠距離自動控制等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貢獻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原子反應堆、程序控制銑床、電子感應加速器等一大批自主創新成果。
改革開放前,中關村以密集的科技和教育資源,以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協作的高素質科研隊伍,以“兩彈一星”精神,在服務新中國實現科技現代化的征程中,成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引領著中國科技發展的軌跡。
成長:
創新驅動發展的旗幟
“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我國迎來了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春天,激發了中關村的科技知識分子積極投身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驅動經濟發展的全新嘗試。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中科院著名等離子物理學家陳春先。他3次考察美國硅谷后,強烈呼吁要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硅谷”。他身體力行,帶領同事創辦了民辦性質的科技開發機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
這一石破天驚之舉,在當時受到巨大非議,卻得到了中央領導肯定和支持。中科院、北大、清華的一批知識分子深受鼓舞,紛紛走出“象牙塔”,創辦科技型企業。于是,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聯想等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
中國農村改革開始于小崗村,科技領域改革開始于中關村。上世紀80年代,“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聞名遐邇。這里成了國內最大的計算機與電子產品集散地,到1987年,這里每天的人流量最高達20萬人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型企業達148家,新技術產業產值達2.2億元,技術成果輻射全國。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已逐漸走出人們的視野,但在中關村的創業博物館仍保留痕跡——中國首家民營科技企業的“四通打字機”、上世紀80年代的聯想漢卡、一堆3.5寸軟盤……默默印證著中關村創新發展和科技發展的歷程。
中關村的變遷都與時代命運與共。198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年,國務院批準在“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基礎上,劃出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并賦予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探索“先行先試”經驗的重大使命。
于是,中國有了第一個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培訓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辦公室第一任主任胡昭廣說,試驗區“試驗”二字的核心就是創新,包括科技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試驗區成立時僅有148家企業,總收入9億元。到1999年國務院批準建立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前,高科技企業發展到4525家,總收入達到407億元。試驗區還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關村的創新發展不斷掀開新篇章。2006年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號召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此后,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求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載體。
作為科技創新改革破冰者、引領者,中關村形成了以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百折不撓、科技報國為主要特征的創新創業文化,形成了有利于要素聚合、主體協同、文化融合、環境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在創辦民營科技企業、推進股份制改革、企業海外上市、設立創業引導基金等方面,開了諸多全國先例;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股權激勵、區域股權轉讓代辦、出入境便利化等20余項試點成功的政策,推廣到全國其他地方。
今天的中關村,聯想、百度、京東、小米、龍芯中科、中芯國際、奇虎360、滴滴、今日頭條、搜狗、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寒武紀等2.2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342家上市公司扎根于此,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云集于此。中關村已成為北京市乃至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超越:
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中關村作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搖籃,義不容辭。2013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搬到了中關村,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重任在肩,不容懈怠。6年來,中關村加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18年,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超過5.8萬億元,技術收入首次超過萬億元,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技術產業總收入占比達七成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大數據、信息安全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一,集成電路設計收入約占全國三分之一。
科技創新,重在關鍵技術領跑。在關鍵技術領域,中關村實現了一批重點突破。“這是僅有人指甲蓋四分之一大小的微型光譜傳感芯片,采用目前最熱門的納米材料量子點,基于其制備的水質實時在線監測終端,可實現全時段全方位監測水體狀況,并進行污染溯源排查。”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人員介紹說。芯視界自主研發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第一次實現了光譜儀的傳感器化。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液態金屬電子增材制造技術,則是變革性的電子制造技術,率先實現了液態金屬3D打印(增材制造)技術的產業化。
人工智能芯片、集成電路設計、5G移動通信、石墨烯材料制備、液態金屬增材制造……在一個個關鍵技術領域,新一代中關村人拿出了一項項領先的科技成果。
吸納全球前沿科技創新資源,中關村多措并舉。“近兩年,我們通過‘全球選拔、公開路演’方式選拔出一批前沿技術企業,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前沿生物等新興行業。這些企業進駐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之后,會得到全方位加速升級孵化。”中關村前沿科技與產業服務聯盟聯合秘書長竇彥莉說。
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進入新時代。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作為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中關村正在實行特殊政策、特殊機制、特事特辦,大量聚集以海外高層次人才為代表的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拔尖領軍人才與科技創新要素,搭建高層次人才的自主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的創業支持體系,完善高層次人才發展的服務體系。
為了讓外籍人才尤其是頂尖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公安部支持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以及擁有永久居留資格的外籍人士可以領銜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等人才新政,近年來在中關村陸續推出。
夢想在腦海,道路在腳下,目標在前方。中關村一直奔跑在創新追夢的大路上。
標簽: 中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