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正治改變了我對「想象力」一詞的想象。
之前,當我聽到「想象力」時,腦海里出現的大多是那種喜歡天馬行空,構思充滿浪漫氣息的人。
(資料圖片)
河森正治讓我看到,原來有一種想象力,會誕生于對合理性和實用的極致追求。
這位今年已經 63 歲的著名機械設計師,現在仍活躍于動畫、游戲、玩具等領域中,堅持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
最近,河森正治正式以「產品創想合作伙伴」的身份加盟深圳消費級機器人公司「樂森機器人 Robosen」。借著這個機會,我們也和河森聊了聊,嘗試了解這位總有新主意的鬼才對設計的理解。
極致理性衍生出的想象力
河森正治常被稱為「變形的河森」,因為他在從業這近 40 年來,設計了大量經典的變形機甲。
其中最為人知的,又屬科幻動畫《超時空要塞》中的可變戰斗機 VF-1 女武神。
大多數變形機器人,可能就只能在人形機器人和機器(飛機、汽車等)兩種形態間變換。
而河森的 VF-1 女武神則有三種形態:戰斗機、半人形機甲、人形機甲。
▲ VF-1S Valkyrie 的三種形態河森原創的半人形機甲形態(GERWALK),靈感來自于自己在滑雪時屈膝的動作,心想著如果能把這個加到機甲會很有意思。
有了這一形態的構想,接下來當然就要讓具體設計更符合戰機的實際用途,做到「合理」。
為什么戰斗機會需要有腿?
在進入 GERWALK 狀態后,飛機的主引擎因變形成為了機甲的腿部,因此站立的腳可快速地向多角度噴射,可以在大氣層快速垂直起降。
▲ GERWALK 狀態在城市中貼地運行都很敏捷同時,這個形態也能靈敏地在地面上行走,可適應眾多不同戰斗地形。
它一方面很好地補充了 VF-1 其他兩種形態的應用場景(戰斗機形態空戰優秀,人形機甲在地面作戰更佳),另一方面也讓動畫中的打斗場面更多元和精彩。本來就學機械工學出身的河森告訴我們,自己對機甲變形有很高要求:
如果只是將虛構的機器人設計出來,只是停留在外觀造型層面,而不將之賦予實用功能的話,就會覺得有點美中不足。
所以,即使帶有變形,車輪會有車輪的作用,引擎也會有引擎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實現變形。我非常喜歡賦予機械結構相應的意義。
在做《超時空要塞》企劃案時,因為玩具商點名要人形機器人,河森心想要不就極端些,做超級巨大的變形機器人吧,讓宇宙戰艦來變成人形機器人也行!
▲ 宇宙戰艦也能變形然而,追求合理性的他又受不了別人用巨型機器人當武器這個設定 —— 個頭那么大,打起來就是明晃晃的靶子啊。
既然如此,河森覺得那只能讓敵人也無比巨大了 —— 于是有了更加巨型的外星人反派。
說回宇宙戰艦,雖然當時市面上也沒人做這種規模的變形,但這對河森來說還不夠。
要做別人真想不到的東西,他決定這戰艦不是普通戰艦,里面其實還有城市!
▲ 宇宙戰艦里的城市而且,還要在里面加上個中華街,因為河森自己就在日本橫濱長大,那里也有個中華街。
到了這個程度,相信肯定不會有別人能想到了。
和機甲一樣重要的,是故事
在《超時空要塞》中,音樂是另一個標志性元素。
你甚至可以說它比機甲更厲害。
畢竟,最后打贏戰爭的關鍵,不是武力,而是歌聲。
▲ 戰火中歌唱的林明美河森之前曾表示,自己非常重視故事和故事之間應有不同的世界觀:
比如說《超時空要塞》里,不是靠力量和武器來終結戰爭,而是要依靠歌曲,這也是為了改變其他作品的世界觀所帶來的固有印象。
在河森看來,音樂是最容易跨越國界和文化的媒介,能打破隔閡。
而以歌聲戰勝敵人的主角林明美,她作為歌手的誕生也算是「巧合」。
上面提起故事中的戰艦上會有中華街,創作期間,河森看到中華街店員林明美穿著旗袍的造型,一下子靈機一動想到這個角色如果是歌手也很不錯。
于是,就有了從餐廳店員變成追求歌唱夢想的林明美這一設定。
《超時空要塞》劇場版《超時空要塞 可曾記得愛》中的同名歌曲,當時曾創下了 Oricon 公信榜第 7 名的銷售成績,也成為了很多影迷心目中的經典曲目。到了后來,林明美更是被認為是初代的虛擬歌手。
是的,我們現在還在流行的東西,河森在 1982 年就想出來了。
而在后面的《超時空要塞》故事里,「太空歌手」的樂風還會隨著時代推進而改變。
無論是九十年代的搖滾和電子樂,還是千禧年的偶像團體,《超時空要塞》在保持原有對「用音樂維護和平」理念的保持下,一直在音樂的呈現上緊跟時代,甚至領跑時代。
▲《Macross 7》中唱搖滾的巴薩拉在合乎故事世界觀,合乎現實世界處境的情況下不斷創新,這也是河森對原創的追求。
AI,新的「合理利器」?
就和我們看到 ChatGPT 的語言強項讓人機對話更自然一樣,AI 在機器人設計的應用上,可以說是新的「合理利器」。就像以前我做的索尼 Aibo 機器人,結合了 AI,就能成為真正的寵物,成為接近人的伙伴,作為一個鮮活的「生物」融入人們的生活。
這次,河森和樂森的合作,也將集中在 AI 機器人方面。
在進一步分享河森對 AI 機器人的暢想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樂森。
樂森最出圈的產品,就是能夠自己完成變身的擎天柱機器人。
雖然能手動改變形態的手辦存在已久,但相信在任何一個《變形金剛》粉絲或機械愛好者第一次看到能夠自己原地完成變形的擎天柱時,心潮多少都會有點澎湃。據介紹,要做到機器人這般穩定,樂森背后是高維約束方程式變形結構設計、多元合金及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異構高精度智能關節、雙足自適應控制高階算法等核心技術。
在交互中,樂森應用的語音識別軟件也基于 AI 和智能算法,在模糊語義識別和智能語義識別上表現不錯,可幫助機器人更好地識別用戶指令。
上個月,樂森還宣布將引入 AI 大模型,實現多模態輸入、內容理解和指令生成等功能。
這些機器人和 AI 技術基礎,對于河森來說是非常好的創作支持。
沒有這種技術和實力,就難以實現高難度的、大膽的開發。
與此同時,河森也認為現在的人對變形機器人的期待,早已和從前不同:10 年前的變形,更多考慮的是可以順利實現變形的程度?,F在樂森已經開始實現了自動變形。
這種自動變形、以及與人的雙向交互將越來越被人們所期待。
而且,河森對自己的設計也一如既往地高要求: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設計思維來觸發和傳遞一種創造性,比如只購買一個玩具,就可以享受到 2 個或 3 個以上的功能,實現這種功能方面的擴展性、以及結合環境的適得其所的機制和形狀。
換言之,除了好玩還得「合理」,要懂得在不同環境下展示出合適的形態或功能,這聽著就很像是讓 AI 做判斷的活兒。
在采訪的最后,河森還給我們先預告了一下接下來的新作。
這次和樂森的合作,他除了會做 AI 機器人的設計之外,還很希望能延伸創作故事的內容:
如果能一起開發創作包括世界觀在內的東西,我自己會很開心,也符合我的性格。
今后我們會創作出前所未有的、獨特的世界觀,并擁有全新的 AI 機器人角色,我對此充滿期待。
也許,有了 AI 機器人,我們未來就算不戴 MR 頭設也能實現「童年夢想」 —— 讓變形流暢,對話自如的機器人伙伴走進我們的生活,一起創造新的冒險故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