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一下北京長城?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長城修筑的歷史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紀的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筑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紀,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諸侯為了相互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邊境上修筑起長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長城,其后齊、韓、魏、趙、燕、秦、中 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筑長城以自衛。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為了與后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原因?
春秋晚期到戰國的三百年間,中華文明迎來一次璀璨的升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諸子百家是后人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實際上遠不止百家?!稘h書·藝文志》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端鍟?middot;經籍志》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
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歷經三皇五帝夏商周,為何諸子百家沒有出現在夏商,偏偏突然出現在了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不簡單的問題,除了春秋戰國亂世帶來了思想激蕩之外,還有三條鮮為人知的原因。
01:數千年文明積累下的爆發
上古時期,先民蒙昧,對世界認知淺薄,知識從無到有慢慢積累,周朝人說商朝時期“有冊有典”,根據甲骨文的“冊”、“典”等文字可知商朝已有書籍,但五帝夏商時期積累的知識極其稀少,讀遍古書,五帝夏商時期的書籍,大約也就四本:
1,原名不知,但與《尚書》有關。所謂“尚”是指上古之書,孔子根據上古流傳下來的書籍,摘選編輯而成《尚書》。
2,《易經》有三本,《周易》只是其中之一,還有夏朝版易經《連山》與商朝版易經《歸藏》。
3,《古三墳書》,傳說上古時代伏羲、神農、黃帝描寫的大道之書,共三卷。從先秦至唐朝,沒有書籍引用過《古三墳書》內容。宋朝時《古三墳書》突然出現,估計是宋人偽作。
4,《山海經》,相傳是大禹治水的助手伯益所寫,學者考證指出應該是戰國時期作品,但存疑的是《山海經》內容,可能存在一些夏商時期遺留下來的資料。
簡而言之,夏商時期中華文明整體知識積累不夠,很難孕育出諸子百家。而周朝之后,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直至春秋晚期時,典籍數量明顯增多,老子曾是周王室的圖書館館長,王子朝奔楚時攜帶了大量周王室典籍,孔子可以四處借書看等,說明中華文明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于是出現了一次文明大爆發。
02:周朝時知識開始迅速擴散
如果只是大貴族壟斷知識,依靠非常小的一撮人,必然很難引起諸子百家的文明爆發。在周朝時期,知識開始向龐大的貴族圈擴散,為春秋中晚期知識下移與進一步擴散提供了基礎。
關于這一點,先看一看周朝的“文化浩劫”。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晉國與中原諸侯支持王子匄復位,無奈之下王子朝投奔中原諸侯視為蠻夷的楚國,這就是歷史上的“王子朝奔楚”。王子朝奔楚時,周王室圖書館館長老子隨行,還特別攜帶了大量的周室典籍,為何王子朝逃命之際,要帶上大量典籍?
《呂氏春秋·先識》記載:“夏太史終古見桀迷惑,載其圖法奔商;商內史向摯見紂迷惑,載其圖法奔周。”可見,這既說明周朝圖書館保留著夏商典籍,更說明王子朝始終懷著復位的期望,因為擁有王室典籍是王權的象征之一。
《左傳·定公五年》記載:“五年春,王人殺子朝于楚。”王子朝至死為止,也沒有交出這一批典籍,最終這一批周王室珍藏的典籍消失,對中華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王子朝奔楚之后,周敬王上臺為周天子,為了重建周王室圖書館,曾向天下征集圖書。
通過王子朝奔楚前后事件,可以提取二條關鍵信息:
1,典籍地位很高,甚至成為王權象征之一,不是一般人可以閱讀的。
2,周敬王向天下征集圖書,說明知識已經大規模擴散,否則不可能有征集圖書之舉。
考古商周墓葬時,也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商朝“諸侯”墓葬中往往沒有文字信息,而周朝諸侯墓葬中經??梢哉业浇鹞?,比如周初刻有大禹功績的遂公盨。兩相對比,極有可能說明商朝時知識并未擴散,或并未大規模擴散,周朝時出現了擴散。
商周對待知識擴散的態度不同,或與商周的國情有關。
商朝存在大量“方國”,與商朝關系不好叫“鬼方”等惡名,方國與商王朝或同盟(包括臣服)或敵對,兩者并非是絕對的“諸侯與天子”的關系,即便同盟關系互相提防是正?,F象。而文字與知識具有獨特的意義,因此商王室不會主動擴散,甚至還會打壓提防別人擁有知識。
與商朝不同的是,周朝實行的分封制,《荀子》記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諸侯國與周王室本是一家人,且異姓諸侯與周王室往往也存在聯姻關系,比如齊國姜子牙是周武王岳父,因此周朝是一種宗法家長制的國家,周天子與絕大多數諸侯都有一定血緣關系。而諸侯與諸侯、貴族與貴族之間,往往也經常聯姻。這種獨特的國情,無疑更便于知識向高級別貴族階層擴散。
03:春秋時期知識開始下移
截止春秋中期,知識還與平民無關,還是為大貴族壟斷。以晉國韓魏二家而論,韓氏擅長制造弓箭,魏氏擅長重步兵裝備,每一家都有自己絕活。除了原始版的“專利意識”,即不經過他人同意不得模仿(與專利擁有者的實力相關)之外,還與每一家對自己絕活嚴防死守有關,所謂“法不輕傳”。既然法不輕傳,為何春秋中期之后還會出現知識下移與諸子百家?
一,戰亂導致眾多貴族破產
西周至春秋,中國大約存在數百個諸侯國,但經過數百年的戰亂,諸侯國越來越少,至戰國初只有數十個。于是,這時就出現了大量擁有知識的貴族破產,淪為平民。
二,大家族的分支越來越多
周朝采取的是“嫡長子繼承制”,非嫡子與庶子都要分出去,部分分支會抄錄一些家族知識,在將知識擴散之余,也出現了知識下移。
三,落魄貴族開始講學
隨著知識擴散,掌握知識的貴族增多,于是中國出現了“文人階層”,而這些人為了擴大社會影響力,宣傳自己學說,其中不少人就開始講學收徒,比如少正卯、孔子、鬼谷子等。春秋戰國時,傳播知識的貴族多數是家道中落的貴族,而家道旺盛的貴族更會“敝掃自珍”。
孔子,祖上是宋國王族,因卷入宋國權力斗爭,父親叔梁紇避難魯國。叔梁紇在70多歲時,娶了顏征在(孔子母親),卻引起原配的不滿,叔梁紇去世后,原配拿走家財,顏征在與孔子艱苦生活,后來孔子甚至都不知道父親墳墓所在。因此,孔子其實是一位落魄貴族,而春秋戰國時期傳播學問的落魄貴族還有比如墨子等。
四,用人制度出現變化
戰國初期,魏國李悝變法中有一條是“廢除世襲制,根據能力選擇官吏”,以前是“王侯將相真有種”,能否做官與家族實力、與血緣有關,與能力關系不大,而李悝變法讓有能力的人可以改變命運,而能力往往是知識的體現。因此,這一用人制度對普通貴族或地主階層、乃至平民吸引力尤其大,進一步刺激普通人學習的熱情。
知識下移之后,讓百家爭鳴的出現,擁有了龐大的人才基礎。
04:大爭之世,戰亂頻繁,思想激蕩
縱觀人類歷史,每一次戰亂都會激發新思想、新科技的出現,而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沒有一個時代比春秋戰國更亂了,數百個國家不停的戰爭,讓無數憂國憂民、心懷蒼生的文人開始思考如何救治亂世,思考如何富強。又由于諸國林立,沒有中央集權王朝的制約,諸子百家可以暢所欲言,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氛圍。
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等的出現,都與時代的變局密不可分。
可以說,諸子百家出現的背后,首先是殘酷的春秋戰國。沒有這一場持續數百年的戰亂,中國或許也會出現一次文明爆發,但很難達到諸子百家的地步。
與之大致相同的是,古希臘文明爆發的背后,也是希臘數百城邦國家的互相征伐的刺激。這些希臘數百城邦國家,只有在外敵入侵時才會聯合對外,日常是互相攻伐,與“尊王攘夷”時的中國春秋時代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古希臘與中國都發生了文明大爆發,但兩者卻有一個最基本的不同:中國是獨立自主孕育而出,古希臘是靠“外援”。
中國百家爭鳴時代的出現,是源于數千年文明的積累與急劇變化的時代,而古希臘文明是繼承或借鑒了兩河文明與古埃及文明,在數百城邦國家內斗推動下,最終才出現古希臘文明爆發。古希臘文明始于克里特島,而克里特島文明是中東腓尼基人創造,進而影響到希臘半島,催生出邁錫尼文明;另外,古希臘臨近古埃及,后者對古希臘文明存在一定的影響,比如古希臘文人常用的莎草紙就源于古埃及。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出現的百家爭鳴比古希臘文明爆發含金量還要高一些。
標簽: 百家爭鳴爆發于春秋戰國的四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