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133家證券公司的領頭軍,2019年頭部券商的主營業務收入結構已發生重要變化:經紀業務、資管業務呈下滑趨勢,證券自營業務、投行業務收入占比逐步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雄霸多年的“老大哥”經紀業務退居“二線”已成定局;自營業務雄起,成為頭部券商收入的最大來源。
頭部券商證券經紀業務
平均占比僅有19%
曾經,經紀業務收入占據了券商業績收入的“半邊天”,是當之無愧的券商業務“一哥”;而如今,《證券日報》記者根據證券業協會最新公告數據統計發現,經紀業務只能退居二位,將盈利一哥寶座“拱手他人”。
2019年全年,133家證券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3604.83億元,其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席位租賃)為787.6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1.85%,而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占比分別為32.1%、26.37%、23.41%,證券經紀業務占比正在逐年下滑,領頭軍中信證券的占比更是從2018年的19.96%降至17.21%。
引人注意的是,去年多家頭部券商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占比均出現了下滑趨勢。中國銀河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均較2018年全年下滑5個百分點以上,中國銀河證券更是從2018年的34.9%直接下滑到26.71%。
從占比情況來看,目前已公布年報的券商中,有10家頭部券商的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平均占比僅有19%。
其中海通證券、申萬宏源、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的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占比均在19.2%以下。
而國信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則在20%至29%之間。傳統的證券經紀業務不再是頭部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頭部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已啟航,經紀業務轉型已初顯成效。
頭部券商自營業務
占比增至31.5%
而在去年市場交投情緒飽滿,A股行情整體較好的背景下,券商自營業務可謂賺得盆滿缽滿,自營業務占比一躍成為四大業務之首,頭部券商的自營業務占比更是增長明顯。
證券業協會公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133家證券公司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為1221.60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的33.89%%,遠遠高于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席位租賃)的21.85%,事實上,近幾年券商自營業務的占比收入正呈逐年增長的態勢,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占比分別為17.33%、27.66%、30.05%,與證券經紀業務結構逆向而行。
從占比情況來看,根據頭部券商2019年年報顯示,多家頭部券商的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平均占比達到31.5%,其中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廣發證券的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占比均在30%以上。中信證券的投資收益占比更是從2018年的23.58%增長至38.69%,廣發證券的投資收益占比增幅最大,從2018年的6.98%增長到31.27%。
有非銀分析師表示,去年券商業績增長的主因之一就是投資浮盈增長。大券商無論是在牛市和弱市中都能較好的維持穩健的自營收益,這一方面得益于大券商較強的風控水平,尤其是下跌行情中可以較好地控制風險敞口,避免回撤;另一方面則由于大券商致力于降低自營投資的方向性,向多元化策略轉型,通過衍生品對沖等手段,降低風險波動。
除此之外,受益于投行業務“馬太效應”的影響,頭部券商投行業務占比普遍較2018年微增;而在資管新規落地,券商資管業務回歸本源的背景下,頭部券商資管業務占比普遍較2018年有所下滑。至此,2019年頭部券商的收入結構優化結果已基本出爐,雄霸多年的“老大哥”經紀業務退居“二線”成定局,自營業務雄起,成為頭部券商收入的最大來源。(王思文)
標簽: 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