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的交表和等待,1月16日,上海建橋教育(1525.HK)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的第一只教育股。同時,上海建橋教育實現“開門紅”,上市首日高開10.74%報6.7港元/股,股價最高時升至7.14港元/股,較發行價漲幅約18%。有別于頻受管轄的K12及早幼教賽道,民辦高校正以較高的交易頻率登陸二級市場,并開啟高校并購潮。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并購活躍,但民辦高教依舊是重資產行業,依靠并購的外延驅動實現的業績高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是高教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據了解,上海建橋學院是上海最大的民辦大學,是長江三角洲第四大的大學。學院于2000年成立,前身是上海建橋職業技術學院,并于2005年轉型成為上海建橋學院。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9年1-6月,上海建橋教育的營收分別為2.92億元、3.57億元、4.25億元及2.54億元,期內溢利分別為1288.5萬元、4604.3萬元、1.09億元及8099.8萬元。收入來源主要是學費和住宿費,截至2019年9月30日,上海建橋學院全日制收生人數為19857名。
幾何投資作為上海建橋教育首次公開發行的基石投資者,表示對民辦高校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項目負責人王能林認為,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資本投入、高素質人才密集等特點,壁壘極高,優質民辦高校屬于稀缺優質資產;同時,我國目前人才供給與需求的失衡,產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供給嚴重不足,而大學生找工作的難度指數卻日益攀升,相比公辦高校,民辦高校辦學機制靈活,市場化程度高,對社會需求的反應更加迅速,民辦高校將承擔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責任,是高等教育重要的增長點。加之目前上海民辦高等教育院校不受政府定價所限,上海建橋學院擁有學費自主定價權,未來業績將進一步增長。
有別于K12及早幼教賽道頻受政策規范與轄制的局面,民辦高校正已較高的交易頻率登陸二級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在2019年10家登陸港股的教育企業中,有6家為民辦高教企業。
在登陸資本市場后,民辦高教企業也拉開了并購大潮的序幕。有數據顯示,2019年前8個月,港股教育企業并購民辦高校案例已超12起,并購交易金額突破80億元。希望教育在上市一年之際,公告并購及擬建設4所院校,展現強大的并購能力。宇華教育以14.92億元收購山東英才學院90%股權,更是成為民辦高等教育并購史上最大的一筆單體校投資。
“有人才會帶來營收。”中國民辦教育家協會秘書長錢紹東總結道。民辦高校的收入從哪里來?根據龍德燕園基金發布的《民辦高校并購研究報告》,民辦高校收入以學費和住宿費為主,占其總收入的90%以上。可見,要想達到營收增長,必須要靠在校學生數量的增長才能實現學費和住宿費的上漲。
當前,高等教育市場在加速整合。業內有觀點認為,民辦高等教育學校的并購將會越來越多,民促法分類管理的實施細則還沒有真正落地,按照現有規定進行并購并不會受到限制。高校牌照存量有限,并購一家少一家,優質標的將更為稀缺。
雖然并購活躍,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民辦高教依舊是重資產行業,依靠并購的外延驅動實現的業績高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是民辦高教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新高教集團董事總經理柯霆鈞曾表示,當高校第一曲線發展至成熟期,將回歸到外延為輔的內生增長,除了正常的學生及學費的增長,如何圍繞學生提供增值服務或通過產教融合來提高學生的客戶總價值或生命周期,甚至于向其他高校輸出服務或產品,這是新高教集團正在研究的問題。(記者 劉斯文)
標簽: 教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