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望赴美IPO成為“中國二手車金融第一股”,到如今被傳裁員上千人,美利車金融登高跌重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1月3日,美利車金融下發公司內部郵件宣布和部分員工解除合同。有媒體透露,美利車金融擁有員工5000多人,此次裁員后,只剩下150人左右。
據悉,2019年11月美利車金融被警方調查,媒體亦有披露其創始人劉雁南被抓近兩個月。其間,美利車金融對外宣稱,公司只是在配合警方協助調查關聯公司有用分期的相關事宜,并且兩者相互獨立。
1月9日,時代周報記者走訪美利車金融廣州分公司后獲悉,該辦事處早已人去樓空。
事實上,大廈傾倒早有跡象。
除了自身經營陷入重大困境外,美利車金融還陷入與眾多用戶的爭議糾紛。
1月9日,記者通過多方尋找進入兩個網上美利車維權群,兩個群分別有151人和56人。通過溝通,大部分用戶向記者反映,在開始還貸后,莫名多出一筆金額數萬元不等的貸款或名義為服務費的費用,而自己并不知情。
不少人還表示,現在根本找不到當地的美利車工作人員,也無法聯系上總部解決相關問題。
“二手車行業本身就存在混亂、散亂、中介機構不規范等的問題。”1月10日,全國工商聯系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向記者表示,二手車金融信用基礎薄弱、收回賬款也難,并且規范起來很困難。
1月10日,時代周報記者嘗試電話聯系美利車金融北京總部,截至發稿前未獲回應。如今,大量裁員、對用戶一度不回,已一地雞毛的美利車金融還能支撐多久?
從赴美上市到大量裁員
“那個美利車公司,它規模很大的,有很多合作商,盤子做得很大不會真的垮的,倒閉了也會有新的人來接盤。”1月9日,時代周報記者在走訪距美利車金融廣州分公司不到100米的廣駿二手車市場時,一位二手車經銷商談到了他對美利車金融的看法。
有資料顯示,美利車金融僅線下銷售人員就超過4000人,布局超300個大中城市,擁有合作關系的線下經銷商約75000家。
去年10月31日,美利車還計劃赴美上市,有望成為“中國二手車金融第一股”。
“當時所有員工都感到很受鼓舞,信心十足。”1月8日, 剛離職不久的美利車銷售相關負責人陳鳴(化名)向記者談及對此事的感受。
據美利車金融的上市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16.56億元、9.84億元。凈利分別為3.18億元、2.31億元。不過,如今美利車金融已上市無望。
“原來有7000人左右,現在不知道被裁了多少,我認識的大部分都被裁了”,陳鳴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1月9日,時代周報記者來到位于廣州湖景商業廣場五樓的美利車金融廣州分公司。記者看到,該辦公地門窗緊閉,透過玻璃窗所見,辦公室內部早已搬空,地板上覆蓋的灰漬清晰可見。
隔壁緊鄰的另一家二手車助貸公司德易金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廣州分公司大概倒閉兩個月,員工也早就離職。當記者詢問其他情況時,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是同行,不方便透露太多。
據美利車用戶群里的多位消費者向記者反饋,哈爾濱、東莞、深圳等地的分公司都沒有正常運營,不少此前與他們聯系的美利車業務員都已不接電話。
新增貸款 綠本難拿
APP還貸頁面除了原本約定的每月還款信息外,又莫名多出一條數額1萬―3萬元不等的還款信息,這是多位美利車金融用戶向時代周報記者反饋的主要問題。
1月9日,深圳消費者劉恒(化名)向記者反映稱,自己去年2月通過美利車貸款買車。近日查詢發現,合作方新網銀行多發放了一個消費貸,金額為18380元。他還提到,自己當初看了合同,并沒有寫明消費貸這一事項。
據一位已經還完貸款的車主在群內反饋,問題是根本找不到這個公司的人,還完款也不知道去哪里拿“綠本”(機動車登記證書)。他還表示,要是美利車金融倒閉,自己的車子還有可能被拿去抵押還債。
1月9日,美利車前員工陳鳴告訴記者,據他了解,總部沒有關門,在想辦法解決這些貸后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長期解決的方案。
1月10日,時代周報記者就用戶投訴問題是否屬實以及其他相關事宜嘗試電話聯系美利車金融總部,截至發稿前未獲回應。
行業潛規則何時了
事實上,二手車市場的助貸業務一直存在透明不足問題。
“買賣雙方的誠信問題一直是二手車市場所欠缺的。” 1月8日,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對記者表示,金融產品設計問題,監管不到位容易出現漏洞,也是現在二手車市場套路貸等問題的根源。
在通過助貸公司貸款購買二手車的過程中,消費者需要對接三方,包括汽車經銷商、助貸公司和放款銀行。消費者在其中通常處于弱勢。
1月9日,記者聯系了曾與美利車金融合作經銷商深圳誠澤銘車行。該行工作人員表示,車行只負責賣車,由于美利車金融規模大,許多經銷商都和該公司有合作。對于征信比較低的客戶,他們會推薦這類比較好拿到貸款的金融機構。
同日,新網銀行客服也對記者表示,他們只負責放款和收款,對于多出費用等問題他們也不知情。
目前,二手車貸款的行業問題凸顯。除了上述問題外,包括隱瞞高額利息、合同條款釋義不明、隨意收費等行為也是頻頻見諸報端。
對于如何解決行業頑疾,任萬付表示,要摒棄欺詐和貓膩,誠實經營,以服務贏得消費者認可。同時,加強金融產品設計和監管也是必要手段。
(易揚)
標簽: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