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分化明顯
亮麗的9月報過后,券商10月業績稍顯平淡。截至11月10日,36家A股上市券商10月月報全部出齊。受長假影響,在工作日縮減的情況下,券商整體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均受到影響,但部分機構也憑借較好投行業務收入,凈利潤環比大幅增長。此外,10月券商業績分化依舊明顯,前十大券商在36家券商中營業收入占比69.16%,排名后10位券商僅占5.43%。
中小券商受沖擊
與9月業績相比,券商10月表現略顯遜色,但業績分化依舊明顯。Wind數據顯示,36家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60.55億元,環比下降12.73%;合計實現凈利潤67.19億元,環比增長9.41%。從營業收入上看,10月僅3家券商營業收入環比增長,且只有3家券商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今年9月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則有8家券商。
凈利潤方面,10月36家券商中有12家券商凈利潤環比增長,其余24家券商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率達到66.67%。此外,10月僅中信證券1家凈利潤超過5億元,為27.07億元。對比來看,9月共有6家券商單月凈利潤超過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10月各券商之間馬太效應依舊明顯,前十大券商總營收111.03億元,在36家券商中占比69.16%。排名后10位券商10月僅營收8.71億元,最高與最低差距更是懸殊,中信證券10月營收36.43億元,太平洋證券則為-0.04億元。
整體來看,中小券商業績波動更為顯著,10月部分中小券商凈利潤環比降幅較大,如天風證券和東北證券環比降幅超過90%,浙商證券、南京證券環比降幅也超過70%。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表示,由于資本規模的限制,中小券商在多元化業務的開展過程中受到很多制約,抵抗市場波動能力較弱,業績波動性更大。
經紀自營拖累
投行亮眼
對于10月大批券商業績環比下滑的原因,天風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夏昌盛分析認為,主要是受到債券自營和經紀業務的影響。一位業內分析人士還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10月包含國慶節假期,可進行證券交易的天數較9月有所下降,對經紀業務傭金收入的影響明顯。此外,10月股市進入震蕩行情,使得券商經紀業務收入、自營業務收入等都受到較大的影響。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10月券商投行子公司業績亮眼,為券商帶來些許暖意,科創板助力券商投行業務再度起跳,多家券商投行子公司凈利潤環比實現大幅增長。如中德證券凈利潤達到5633.78萬元,環比增長132.03%;華泰聯合證券凈利潤3763.22億元,環比增長296.1%;第一創業證券保薦、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東方花旗證券環比實現了扭虧為盈。
方正證券分析師左欣然指出,10月市場IPO回暖,共有16家上市(環比增5家),其中科創板7家(環比增2家),首發募集資金規模達224億元,環比上漲126%。此外,截至10月底科創板跟投收益近15億元尚未計入月報,承銷保薦收入28億元帶來顯著增量。
國泰君安非銀分析師劉欣琦表示,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下,政策利好開始從點到面,頭部券商受益更加明顯;券商科創板直投、跟投以及投行業務有望持續向好,后續業績仍有望超預期。
洗牌壓力加劇
并購整合提速
在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的背景下,一邊是頭部券商月賺數億,另一邊仍舊有中小上市券商連連虧損。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太平洋證券10月業績在36家券商中排名墊底,并且在36家券商中業績唯一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年來證券行業的市場資源向頭部券商集中的趨勢愈發明顯,行業分化不斷加劇,中小券商也開始抱團取暖,謀求并購整合壯大實力。
11月5日晚間,太平洋證券公告稱,太平洋證券的第一大股東嘉裕投資擬將其持有的不低于4億股上市公司股份(約占總股本的5.87%)轉讓給華創證券。若本次轉讓成功,華創證券有望成為太平洋證券的第一大股東,這一并購事項也將成為繼天風證券收購恒泰證券29.99%股權后,今年又一起中小券商之間橫向聯合的案例。
北京商報記者就太平洋證券10月營業收入、凈利潤出現虧損的原因以及大股東擬變更對公司的影響等問題致電太平洋證券,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滬上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對于中小券商而言,當前尚可依托牌照紅利維持生存,但未來隨著券商業頭部集中度上升、外資券商涌入等沖擊擴大,行業洗牌加劇不可避免,未來并購案例也會持續增多,這也倒逼中小機構走特色化、差異化的路線,謀得生存。(孟凡霞 馬嫡)
標簽: 中小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