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國農業銀行(3.46 +0.00%,診股)(01288)全資設立的農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農銀理財”)在北京開張。至此,除郵儲銀行(01658)外,5家國有大行的理財子公司悉數亮相。與此同時,銀行理財“新產品”也漸次登場。
在開張當天,農銀理財發布了“4+2”產品體系,其中“4”指“現金管理+固收+混合+權益”四大常規系列產品,“2”則指非常具有農行特色的惠農和綠色金融(ESG)兩個系列產品。據了解,四大常規系列產品是農銀理財對標監管要求,推進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的載體,旨在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滿足客戶多樣化理財需求?;蒉r產品(行情4.80 +0.63%,診股)是農銀理財基于普惠金融理念,面向“三農”客戶推出的專屬產品。其將精準服務“三農”和縣域客戶理財投資需求,資產投向“三農”建設領域,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農銀理財綠色金融(ESG)產品則基于國際資管行業的綠色投資理念,重點投資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以及在環保、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方面表現良好企業的債權類資產,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明確了農銀理財的“四大角色”,即:一是要做好實體經濟的“助推器”,二是要做好合規發展的“排頭兵”,三是要做好廣大客戶的“理財師”,四是要做好集團發展的“增長極”。
除農行外,此前工行、建行旗下理財子公司也推出了獨具自身特色的理財產品。7月中旬,中國工商銀行(行情5.49 +0.55%,診股)(港股01398)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發布了新一期科創板主題“科創優選”理財產品。據了解,該產品通過參與科創板交易申購,旨在為更多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投資搭建橋梁,幫助投資者分享科創企業的成長紅利。
兩個月前,在工銀理財發布的權益類產品的投資標的中,就已經出現了科創企業股權;當時,工銀理財首推6款、3個系列理財產品,分別為固定收益增強、資本市場混合、特色私募股權,涉及固收、權益、跨境、量化等多市場復合投資領域。
中國建設銀行(行情7.13 -0.14%,診股)(港股00939)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7月份也已推出了兩款理財產品,“乾元”建信理財粵港澳大灣區指數靈活配置理財產品(第01期)和“乾元—睿鑫”科技創新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前者主要投資于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品等資本市場投資品,其中股票投資部分采用粵港澳大灣區指數化投資策略。后者為3年期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采用“固收打底+權益增厚”相結合的策略,布局股市長期配置價值,讓投資者分享科創企業成長紅利。
多位專家表示,總體來看,當前各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的理財“新產品”具有四大特征。
一是理財策略以固收為主體,積極布局權益類產品。在固收類產品中,由于“類貨基”產品流動性較高、風險較低,最有助于實現理財規模的高速擴張。
二是權益類產品多以私募股權、FOF模式為主。以“科創打新”主題的產品為例,其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與科創板打新的底倉配置,該底倉一般以上證50中的個券為主。
三是以復制指數起步,積極探索量化策略。一方面,復制指數方式能夠避免在個券選擇上的短板;另一方面,又可降低組合風險,獲得穩健收益。
四是保留了“浮動管理費”這一理財特色。目前,理財子公司新產品依然部分保留了浮動管理費,即在業績比較基準的基礎上收取管理費。該模式使得“業績比較基準”承擔了類似“預期年化收益率”的功能,弱化了凈值波動的沖擊,有利于實現資管新規的平穩過渡。
相對于以往的銀行理財,當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公募產品可以直接投資上市交易的股票,投資起點也低至1元。從機構設置角度來講,理財子公司的設立讓銀行理財走上專業化道路,推動打破剛性兌付。
截至2018年年底,6家國有大型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8.51萬億元,市場占有率為38.63%。幾家大行在理財業務轉型創新上的先行先試無疑加快了銀行理財產品差異化競爭。據記者統計,截至8月1日,已有28家銀行公告稱成立理財子公司,其中6家銀行獲批籌建,分別為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行情35.13 +0.40%,診股)(港股03968)、光大銀行(行情3.76 -0.27%,診股)、興業銀行(行情18.68 +0.43%,診股)、寧波銀行(行情23.20 +1.84%,診股)和杭州銀行(行情8.11 +0.37%,診股)。根據規定,理財子公司要在批準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這意味著年內還將有一批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投資者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將迎來更多個性化選擇。
標簽: